“夏种西瓜,冬种花椰菜”,岁末寒冬,瑞安市滨海田园花椰菜基地迎来丰收。1月17日凌晨6点,当瑞安大部分市民还在熟睡,家住莘塍街道四坦村的花椰菜菜农林义楷与妻子已经开着电动三轮,赶往花椰菜基地。
林义楷种了50亩花椰菜,近来都陆续可以采收了。“今年收购价一直稳定在每斤2块多,跟往年比价格又好又稳定,一亩的收入有7000多元。”林义楷乐呵呵地说。15分钟左右的车程后,林义楷到达花椰菜基地。
“不好,霜还没退。”这几天,一向温暖的瑞安迎来冷空气,这天是一周里气温最低的一天,下地一看,果然——远远望去,包着菜花的叶子上,白花花的冰霜结了厚厚一层,“冰霜没退就采收的话,花椰菜容易变质,我们至少要等到9点了。”林义楷不急不慢地说,有多年种植经验的他对这种临时状况很“淡定”。
10万亩的花椰菜种植基地水网纵横,几乎每两条田垄间就有一条沟渠,菜农的花菜便是通过这些沟渠与河道运输到滨海花椰菜交易市场。高产年份里,市场日交易量最高可达500吨,是瑞安最大的花椰菜交易市场,由于临河而置,大家也叫它“码头”。
尽管当天的花椰菜还在田里,但是码头已是一番热闹景象,“搬运工们4点就来了!”市场负责人之一叶昌森说,前一天晚上采摘的一筐筐花菜,正从冷库中被搬至大卡货箱上,等待装满发车。
“我们夜里2点就来摘了,一点冰霜都没有,个个都漂亮!”6点45分,第一艘船装着15筐花椰菜驶来,还没靠岸,菜农阮林弟就热情地夸起了自家花菜,随后搬运、称重、记录、套网套、装车……热闹而有序的一套流程后,她拿着单子,到市场门口的财务室结账领取货款。“我们知道农民们种菜的辛苦,寒冬里也是起早贪黑,保证农户货款现结是交易市场一直以来的传统。”市场负责人、滨海花椰菜产业农合联副理事长叶春友告诉记者。
市场工作人员搬运花椰菜
短视频带货也给花椰菜带来了新销路。“出货了出货了,现在在装车。”来自河南商丘的客商王磊一边吆喝,一边拍摄,并发到自己的视频号。他从事花椰菜收发货生意多年,去年在网上看到瑞安有10万亩花椰菜基地,便慕名而来,“我现在的客户都是刷到我视频来找我下单的,你看,最高浏览量有47万。”王磊说,这里风景美、环境好,花椰菜很受客户喜爱,明年还会在这里常驻。
一艘艘小船,载着花椰菜等待收购
临近中午,市场越发热闹,岸边载着花椰菜的船排起了队。12点,一辆装着8吨花椰菜的货车出发,开往苏州吴中区南华桥市场,“老张,上次的菜怎么样啊?这趟马上要发车了!”发车前,叶春友给老客户打了个电话。他说,今天一共有10余辆货车花椰菜要从瑞安出发,每辆可载7-10吨,每天可以收购销售100多吨。“今年价钱行情很好,农户们都很有干劲!”叶春友说,今年由于气候关系,花椰菜推迟上市,订单量每天还在不断上升,交易市场春节也不打烊。
新春走基层,记者(中)跟随菜农将花椰菜装船
瑞安花椰菜种植历史悠久,在瑞安莘塍、上望、汀田的涂园,有4000多农户从事生产。“菜贱伤农”,曾经,花椰菜价格波动、自产自销效率低、病虫害等都影响着农户的收入。在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模式指引下,他们联合起来成立了瑞安滨海花椰菜专业合作社,抱团发展。“通过合作社统一指导、收购和销售,这几年我们花椰菜的市场越来越广,让‘小农户’连上了大市场,进一步稳价格、稳渠道,农民安心种菜,收入也有了保障。”市供销社党委书记林正华说。
菜农林义楷
结束采访时,已是中午12点半,林义楷和妻子将刚刚采收的一筐又一筐花椰菜装上船,从田间沟渠通往河道,运往码头。财务室早已排起队,这天,林义楷收到了3150元货款,而市场还不断有载着花椰菜的小船驶来。只消一两天,这些花椰菜将登上沈阳、山东、江苏、安徽等全国各地市民的餐桌。
推荐专题

推荐新闻

浙江日报丨新春走基层·瑞安花椰菜,销路越来越广

浙里护苗育才·瓯越暖童心|“把爱带回家,同心护成长” 瑞安市举办2025寒假新居民儿童关爱服务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