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瓜,顶呱呱!
供稿:王茹彤
2025-06-30 15:451.7万+阅读

平湖的夏天,是浸润在西瓜的香甜里的。

儿时,是井水冰镇的畅快;如今,是瓜田里的缤纷色彩,是游子舌尖上的乡愁,是城市的文化符号。这份甜蜜承载着水土的馈赠,也沉淀着“瓜熟蒂落、生生不息”的信仰。

图片

400年的种植历史,百年前的璀璨荣光,历经岁月沉浮的平湖西瓜,既积淀了“中国西瓜之乡”的底气,更让我们满怀瓜乡瓜事旺的美好憧憬。2021年,平湖启动西瓜产业振兴五年行动计划,从品种、品质、品牌三个维度全面升级西瓜产业。五年振兴,成果丰硕,马铃瓜列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普查优异种质资源榜,与天露西瓜携手入选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在浙江精品西瓜评选中屡夺桂冠。

老味道,新篇章,这一口清甜已跨越百年,在唇齿间留下余味。



平湖人的西瓜自信,是刻在骨子里的。

平湖西瓜的种植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那时的三白瓜以其“汁若甘露”的独特品质名动京师,成为皇室贡品,奠定了平湖西瓜的尊贵地位。

时光流转至民国初期,平湖马铃瓜因汁多味甜、爽口无渣、较耐贮运成为平湖西瓜的当家品种,曾一度风靡上海滩,成为当时人们争相购买的“时髦”好物。1936年《平湖之土地经济》记载其为“江南第一瓜”,与汴梁瓜、喇嘛瓜并称中国三大名瓜。‌‌‌‌

图片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珍贵品种却因品种混杂、退化而濒临消失。

对于这份难以割舍的乡土情怀,平湖人异常执着。2010年,一场跨越全国的“寻种行动”悄然开展,农业专家们跋山涉水只为找回最纯正的马铃瓜种子。2011年我市开启了平湖马铃瓜的提纯复壮和杂交改良工作,提纯复壮工作由浙江大学农学院开展。2013年,自交纯化的第一颗马铃瓜终于成熟。2016年起平湖市天露西瓜研究所开始培育“马铃1号”和“马铃2号”,新马铃瓜品种在保留了原马铃瓜果型和瓤色的同时,在瓜瓤风味和甜度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中心糖度由原来的9%左右提高到11.5%左右。墨绿底色的斑驳油画质感瓜皮、麦柴黄的瓤色、鲜甜的口感,把平湖人的记忆再次拉回了那些年的夏天。

振兴第一步,培育出好种是关键。不仅关乎瓜的复兴,更在于西瓜产业的振兴。在《创建西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实施方案》等6个政策春风的吹拂下,在建成平湖西瓜育种及展示中心等举措的推动下,18个西瓜新品种应运而生,其中“马铃1号”和“马铃2号”等7个品种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吃瓜群众”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瓜田里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天露小黄、天露彩虹、天露小红等新品种层出不穷;瓜瓤也不再是单一的红色、黄色,而是橙色、彩虹色等多种颜色的“随机搭配”,平湖人夏天味蕾上的盛宴从不单调。

图片

从皇室贡品到百姓餐桌,从濒危品种到产业振兴,平湖西瓜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它不仅是夏日里的一抹清凉,更是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见证着一个地方特产如何通过创新传承,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平湖西瓜之名,不容小觑。在“2025浙江好西瓜”评比中,平湖市慰英家庭农场出品的“金平湖”牌“马铃1号”西瓜摘得金奖,这张奖状是对五年来平湖西瓜振兴的肯定。

那么,平湖西瓜为何能在众多西瓜中脱颖而出?产业振兴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诀?

图片

良法优标,育得“琼浆满瓤”。当糖度检测仪定格在“特等”区间,当刀锋划开瓜皮时那清脆的“咔嚓”声响彻展台,平湖西瓜正用高品质诠释着技术与标准的重要性。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平湖市天露西瓜研究所等的深度合作,让实验室里的技术转化为田间的生产力;十大生态轮作模式的推广,让每一个西瓜都饱含生态的甘醇;牵头制定的嘉兴市地方标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平湖西瓜生产技术规范》,成为瓜农手边的“种植指南”;五大标准共同推动平湖西瓜按标生产,极致守护“平湖味道”。这一系列创新实践,打造出了一个科技赋能、标准引领、品质至上的产业发展典范,让更多人相信平湖西瓜。

品牌铸魂,赢得“九州青睐”。如何让这口清甜声动四方?当品质攀升,品牌化的加持更是其出圈的关键。这几年,“平湖西瓜”这一品牌成了好西瓜的代名词。“天露3号”亮相央视,“平湖西瓜”入驻中华老字号“五芳斋”旗下的“五芳甄选”平台,推介会、擂台赛等活动的举办打破了平湖西瓜“藏在深闺人未知”的困境。当平湖西瓜插上品牌化的翅膀,不仅提升了西瓜的市场溢价能力,更能推动产业链整合引导要素聚集,提升平湖西瓜知名度和竞争力。

市场开疆,播撒“千畦碧玉”。翻开平湖西瓜产业的版图,以马铃系列、天露系列为主的自有品种,让平湖人的西瓜自信有了更具象的表达。种上平湖好瓜,成为瓜农们的自觉追求。今年,全市西瓜种植面积1万余亩,马铃瓜、天露西瓜等自有品种种植面积从2021年不足100亩,扩大至1000多亩。这10倍的增量背后,可见西瓜振兴的“众望所归”。马铃瓜还走出了平湖,来到了新疆沙雅和宁夏,成为当地的明星瓜。

市场的肯定是最好的回答。今年新埭镇的平湖千岁果蔬专业合作社的西瓜还未种下就已售完,平湖市云飞蜜蜂授粉专业合作社已在长三角地区售出上千箱马铃瓜,平湖市慰英家庭农场、平湖市思远家庭农场的马铃瓜供不应求,平湖市绿野果蔬专业合作社的马铃瓜亩产值突破3万元。如今,新疆沙雅、宁夏等地的人们正翘首以盼等待西瓜成熟。



西瓜,是平湖的骄傲与梦想。

站在首个西瓜振兴计划的尾声,我们深知,这非完成时,而是永远的进行时。如何让这个“江南第一瓜”持续闪耀,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强劲引擎?一个更具前瞻性的五年计划正在酝酿。

种业“振兴”。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更是西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前,我市已成功培育出天露系列等优良品种,但如何让平湖优质种子走进更广阔的天地,仍是亟待破解的课题。“我们将启动西瓜种业振兴方案,重点打造种子销售体系,让平湖瓜种不仅深耕市内,更播种到市域外。”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子管理服务站)副主任吴平说,希望通过这种从源头抓起的产业思维,让平湖西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走稳走远。

品牌“进阶”。“平湖西瓜”品牌的打造,提升了平湖西瓜的知名度,开拓了新市场。在尝到“甜头”的同时,平湖更深谙品牌的重要性。在新一轮五年规划中,平湖西瓜将开启品牌的升级之路:从建设专业展示平台到与高端酒店合作,从参加国家赛事到打造沉浸式体验,一系列创新举措将让“平湖西瓜”这个传统品牌焕发时尚魅力。这些尝试不仅能让消费者“有的吃、有的买”,更能让抽象的农产品品牌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生动实践。

图片

三产“融合”。产业融合的春风,正为平湖西瓜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一口正宗的平湖西瓜专程而来,他们消费的不仅是甘甜的果肉,更是一份独特的文化体验。虽然西瓜小镇、西瓜乐园等特色景点已初具规模,平湖西瓜灯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一睹瓜灯的璀璨,但如何将这些珍珠串成项链,仍需深入探索。“我们计划挖掘一个集西瓜育种、种植、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让游客在体验中因为西瓜爱上平湖。”吴平说,另外,将探索推广盆栽西瓜,让这份甜蜜记忆能够延续。

我说两句…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