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村落起源故事 | 四通八达四路口
吕准能
2023-02-25 10:112.9万+阅读

四路口村位于永康东北部,与东阳接壤,因村位通往永康、东阳、千祥、缙云这四条大路的岔口,又系古通往绍兴、丽水、金华、杭州这四府大路的岔口,故名。四路口地处东()永(康)公路沿线,离永康城区25公里,距东阳市境仅1公里,由上、中、下3个行政村组成,另辖有黄城塘角、宅耳堂、黄鳝岭、上经堂等自然村(已逐渐消失中)。该村落原属义和乡二十二都,1946年属新源乡,1947年又“新源乡”以状元陈亮之号“龙川”改为龙川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称四路乡,1958年改称四路管理区,1961年改为四路公社,1967年曾改名为四新公社,1973年复称四路公社,1983年改为四路乡,1988年设镇,今属龙山镇

(永康四路家纺城)

四路口村民以方姓为主,是永康境内方姓人口最多的聚居地。方姓人口约占90%左右,次为吕、陈、高、金等姓(多集中在下村)。方姓在元至元六年(1340)由方悦从古花街迁来,吕姓从太平和南宅村转迁于此,高姓是建造太平水库时由下高村移民而来,金姓是宅耳堂村民的主体。

据《柱国方氏宗谱》记载,四路口村中有一老者叫张梦德,某日到永康县城赶集,与古花街后生侬方悦(1321-1366)偶遇,张梦德见小伙子丰姿俊伟,出言有章,内心甚是中意(喜欢),遂以女许之,招其为婿。张梦德果然没看走眼,方悦接手当家后,勤劳能干,日子日益红火。方悦刚入赘时,岀生的子女随丈人姓张,待老丈人过世后便把子女改为方姓,方悦公(字仕忻,杞行28)便成了四路口方姓的鼻祖,此后繁衍至今已有29世。

四路口与桥下龙窟相邻,深受陈亮状元事功学说的影响,又地处永康东部与东阳西部一带农副产品集散交易地,在明代就已有集市,每逢农历“二、七”设市,因而商业贸易兴盛,也出现了一批能工巧匠。

(四路口生产金华火腿)


方国宝(1873-1925),自幼聪颖好学,擅长中医学的研究与应用,通过长期来的多次的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有防潮蜡壳包装的中成药“人参再造丸”,其工艺与作用可与上海大药房产品相媲美,后向国家申请注册了“童鶴牌”商标,还在上海五马路设立了经销处。难能可贵的是方老板毫不吝啬地把工艺传授给予乡邻,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他在四路口创办了广源大药房总部,很多精明能干的乡亲围着方老板转,有的四处推销各种药品(俗称放药),开创了四路“放药”行业的先河。因广源大药房的保健药品起到了一定的强身健体功效,在民间有较好的口碑,故药品供不应求,财源滚滚流向四路口。有民谚“永康财源属四路,四路堪比小杭州”为证,四路口在清末民初时曾经出现过经济上的繁荣

方承统,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他亲手创办了火腿制作坊,由于优质的金华“两头乌”猪腿加上独特的技艺,他制作的火腿享誉全省乃至国内,所以每年新腿上市时在上海的南货行里都有“方承统先开盘”之说。为了保护火腿制作的祖传秘方,家族里的男人16岁始就跟着父辈学习火腿加工技艺。1938年,有个叫方凤岗的成为浙江省八大技师之一,名扬浙沪一带。日月如梭,时光到了1979年,方承统的后人方振平创办了四路肉制品加工厂,由于他有家传制作火腿的经验,该厂成为全省特批的七家火腿加工企业之一。该厂年加工“真方宗”金华火腿5万余只,还有原产地保护金华火腿2万余只,成为同行业中建厂最早、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火腿加工企业。如今,该企业升级为永康市火腿有限公司,手工火腿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广受青睐,有大量客商远道慕名而来。

另外,四路口的冻米糖是享有盛名的美食,主要有炒米糖、米花糖,相传始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已有200多年的产销历史。冻米糖的食材有麦芽糖、红糖、糯米、玉米、芝麻、小米、黄豆等,前前后后经过浸、炒、爆、拌、压、切等20余道工序加工而成制作最关键的是糖油配方。秋冬时节,四路口街头巷尾热火朝天,香气扑鼻,所产的冻米糖曾一度畅销省内及沪、港、南洋等地,是上好的茶配,待客的美食,馈赠的佳品。

(冻米糖的制作)


在近现代历史上,除了“放药”与火腿,绣品业也非常有名。20世纪60年代初,下街村民陈月春等挖掘绣品传统工艺,率先从事绣品行业,产品加工从隐蔽转向公开,人数从单家独户到四邻八乡,品种花色图案由单一到丰富多彩,从粗放型手工生产走向机械化、自动化加工。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心灵手巧的四路口妇女几乎都有一手用缝纫机绣花的好手艺,全村从事绣品业人员曾有千余人,拥有各类绣花专用机器设备3000台(套)不停运转,如电剪裁布、超声波卷边等新技术和新设备触目皆是。各种绣品具有质地细腻美观,图案清新自然,色彩明快淡雅等优点,慕名前来采购的人员络绎不绝,呈现了“家家户户机器响,姑娘绣花日夜忙”的盛况。

四路口很快成为全国床上用品主要的集散地和信息中心。每逢集市,天南海北的客商纷至沓来,满街尽是光艳夺目的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绣品,如枕套、被套、帐帘、电视机罩、电风扇罩、针织床罩、太空被等,热闹异常。因购销两旺,客商增多,四路镇政府因势利导,于1984年首期投资200万元,形成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机绣品市场。1991年又扩大规模,新建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机绣品批发市场,营业房132间,固定摊位388个,年成交额超亿元。浙江东阳人、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济慈为此题词“绣品之乡”。

(四路口妇女缝纫机绣花)

绣品业的兴旺发达,促进了纺织品市场的繁荣。集各类纺织品批发与零售于一体,批发、零售部从10余家扩大到70多家,方文旭、方文钦等都是开拓者。各类化纤、棉布绸缎、春秋丁、太空棉等布料琳琅满目经济发展再度鼎盛,一些批发商还把市场拓展到义乌和南通,一些零售者还走南闯北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各地,如方观德去贵州、湖南等地卖枕头套,晚年了还到临近的淳安等地走家串户,生意不错。

近些年来,龙山镇政府在四路上村创建了占地 800余亩的浙商创业创新回归园,绣品行业与五金产业并驾齐驱,这片热土有望迎来经济发展的新腾飞。四路上村的方振明放下教鞭和夫人方依群一起,从武义锅炉厂起步,于2009年创办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公司——先创股份,主要从事新能源技术开发领域的环保工程及服务,在国内同行中已居领先地位。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强,最早也是在这片热土上起步的,从活动铅笔厂创业到成为了保温杯行业的上市公司,这是一部怎样的传奇。

富裕起来的四路村民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相当注重兴办集体福利事业,不仅对双溪进行了改道,铺设了遍及街巷水的泥路面,而且十分重视智力投资。1992年冬,陈天球、方兴发、方豫卿、方观圣等人于倡议创办了四路教育基金会,筹集了14万元资金用以奖教奖学;投入四路小学20万元,相继建起4幢教学楼,建筑面积4147平方米。

(公鹅山休闲公园)

四路小学的前身是创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的双溪小学,是镶嵌在永康东大门上的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参加北伐战争的方既平、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方成平、宗教学泰斗方立天、戏剧家陈平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佼佼者。四路小学不仅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拥有现代化设施与设备的教学楼、科技楼、多媒体教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行政楼、图书室等,为四路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人才,如科技标兵方秉强、方观尧,师级干部方兴法、陈庭妙,中小学学校校长陈天球、方永海、方加祥、方雄伟等。

四路口地势北高南低,村落呈半月形,双溪之水贯穿村中并流入东阳,境内自然景观丰富,自古就有“四路八景”:鹅峰夕照、双溪流月、天桥飞水、大平古寺、黄井清泉、丹枫挺秀、后湖倒影、五通奇洞等。鹅峰,是指公鹅山,如今已成公鹅山公园,1公里长的石阶直通山顶,中间建有多个亭阁,亭中有凳可坐,亭外有空地供人晨练,鹅峰夕照已然添新景。双溪之上有座古桥叫界牌桥,为单孔折边八字形石拱桥,桥梁石上首刻有“界牌桥”桥名,下首刻有“方望连 方国昌建造”字样,据说已有180多年历史了。黄井在四路小学边上,水质清澈,终年不竭,据传是黄姓的柏岩大财主嫁囡时在盘山殿前买地而开凿的,相当于嫁妆。

(双溪上的古桥:界牌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四通八达的四路口在沧海桑田的变化中,始终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一代代四路口人秉承勤劳、睿智、勇敢的优良传统,勇立时代潮头,如今他们正奔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照片摄影:项新平

周跃忠




评论·29
读友_24RXC9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3月17日
王满仓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3月5日
👍
和旺哥哥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3月3日
👍👍👍
王伟建
来自浙江省2023年2月28日
👍🏻
胡晓荣
来自浙江杭州2023年2月27日
👍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