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地名故事 | 文德涓涓清渭街
王 珍 马德银
2023-03-30 09:432万+阅读

如果给清渭古村定一个坐标,那么那条南北走向的清渭古街无疑就是一条纵坐标线,而那条在村中悠然流淌不知多少时光的横带溪就是一条天然的横坐标线了。架在横带溪上、连接清渭街古街(现称中江路)南北的中杠桥,刚好就是两条坐标线的交汇点。

微信图片_20230330092634.jpg

清渭老街示意图

古人建村是很讲究风水学的,如果这不是偶然为之,那么是否可以推测此处就是当年清渭古村的中心所在?而观清渭古村的航拍缩略图,一街、一流恰构成“卍”这一右旋的万字符( 此符含“吉祥万德之所集”之义)。这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

先从纵坐标——清渭古街探源。清渭街在历史上是永康北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有许多值得探寻的古迹。永康市东北部10公里处,酥溪支流石湖溪与三渡溪的汇合处龙山潭畔的村庄,因双溪流水一清一浊泾渭分明得名“清渭村”。此村东面以龙山为屏,西面以大陇山为障,建村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宋代有陈、楼、何、吕、刘、薛、马、方等多姓氏居住。后村民沿路筑宅而居形成一条近2里长的街道,故又名“清渭街”。

清渭街北上街头有座宋代古桥,名上杠桥。此桥长约30米,宽2米余,每孔跨度5米,为三墩四孔五节并列圆拱石桥。金华府志有载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5-1173),时有陈慎其子陈良臣、陈良能,人称“双进士”,共建上洚桥(上杠桥)、中洚桥(中杠桥)、东济桥。

清渭古街北起上杠桥,南止于天鹅路交叉口。路面两边由油光发亮的鹅卵石砌成,中间用石板铺就,街面宽4米左右。街边的房子一色为灰瓦黛墙、木板门面的两层楼,一扇扇木门与一堵堵木墙在岁月的流光中老态纵横,或黝黑发亮,或淡褪朱颜,仄仄微倾。一楼与二楼之间往往装饰着俗称“牛腿”的木雕件,构造层次丰富,上为多面立体富贵祥云造型,中间那层饰以花草图案的方柱,下面那层的内容有代表福寿禄的纹饰或是花鸟兽等图符,线条粗犷,雕工精致,颇有明清风格。楼上构造各异,或简单的木窗推出迎进朝晖暮霞,或整层木格窗棂筛下光线万缕,或是玻璃窗折射出五彩霞光,不一而足。

微信图片_20230330092908.jpg

清渭街街景

以古街为中轴线向两边辐射出去的小巷道有10多条,每条巷道都通往或大或小的院落,院落与院落之间往往又有个小耳门相通,形成了院院相连的格局。中轴线南北分别有马店巷、李店巷、吕店考、应树德巷等有鲜明的姓氏聚居特征的地名,可以大略窥知过去各分属不同姓氏的家族在清渭街结庐而居的历史布局。

无意间拐入一条触目皆是青砖黛瓦飞檐斗拱的小巷,踏进一座门户虚掩的院落,甬道幽深,房屋砖木结构,一根根木柱子整齐地排列在屋檐下,柱子与檐下那一道道呈半拱形的横梁一起支撑勾连着整座院落的走廊、房间门面。房间的窗棂雕花精美,既有构思巧妙的倒挂蝙蝠、展翅欲飞的凤凰,也有枝蔓相连的梅花、牡丹、秋菊等名花,还有曲曲弯弯的“万字符”及富贵祥云,或镌有“囍”“寿”等字,其纹饰之繁复多变令人叹服。院子正中有个四四方方的天井,铺砌的青石板多已破败,野草青青,四角铜钱状的漏水孔还清晰可见。院子西门外又一宅院紧紧相连,忽想起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的句子,只是烟柳不复,帘幕无踪,唯留深院重重了。

中杠桥的前身为宋代的高虹桥,北有七步台阶,南有五步台阶,就是俗话说的“上街不如下街高”。为有利交通,后改建八字平桥。桥长不过6米余,桥高近2米,是一座单孔折边八字形石拱桥,连接清渭街古街(现称中江路)南北。站在桥头,微风拂面,水波潋滟,惬意舒爽。

微信图片_20230330093143.png

中杠桥

桥北街左10多米处即“应树德堂”中药店,此药店以妇科著称,尤精胎前产后,在周边县市小有名气。关于应树德堂药店,有一个“仙水井”的美丽传说。

相传,清渭街应氏第一代祖一一应毕在清渭街开设中药店,以乐善好施闻名遐迩。后应毕救助了一只被猎人追赶的小鹿,小鹿在他儿媳难产之际衔草报恩,使她顺利生产。应毕将剩下的“仙草”扔入应店水井中,用此井水煎药,对医治妇科病特别灵验,后人遂称该井为“仙水井”。凡来应树德堂药店求医撮药者,不论路途多远,都要背茶筒、水壶到此井勺一些井水回去煎药。

应氏的医术、医风代代传承。据《应氏宗谱》清末永康廪生徐昉堂撰写的《太学生应崇种公传》记载,应树德堂代出名医,应崇种先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有谦谦君子之风,,“遇有贫而病者,往往资以药饵,不责其值。而亲戚故旧中有孤寒无靠而人伙助者,又时分一叶以庇之。”当时,人们把应氏世家尊为“生佛其心”的道德标杆。应氏祖传秘方成帖,几经战乱,散失甚多,但店堂仍代代传承经营,那块刻有“祖传老店”字样的木匾黑漆斑驳,四字下刻有店标——一只蹲着的猫,一直双目炯炯,髭须清晰。

微信图片_20230330093434.jpg

(应树德堂中药店)

横坐标横带溪与清渭街交于中杠桥,自西而东流贯清渭村,宽约6米,长约千米。横带溪边是一条青石板铺就的悠长老街——花园路,上街与应树德巷、吕店巷、马路巷等巷道相连,下街和马店巷、李店巷、庐江巷、枢密路相连。小小的溪流如流淌的血脉般灵动而秀美,清渭街有了此溪的相伴也多了几分江南水乡的灵秀风韵。从中杠桥出发沿横带溪西行数百米处,南岸边是马店古井,水波湛湛,清可照影,井台上常有汲水洗衣的人,在井台边小坐,凉意袭人,井水冰凉沁骨。几条小巷里藏着的老宅古院甚多,有不少已经岌岌可危或仅剩下几堵残垣断壁,房子多以泥墙、砖墙为主,巷道窄小悠长,仅可容二人擦肩而过。新农村建设以来,横带溪沿岸的巷道铺砌了新的青石板、鹅卵石,围了古朴而简约的石栏杆,溪边的墙上绘上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行当——爆米花,做木、打石头等,观之蛮有意趣。巷道的小木格窗台下,装饰了一个个简陋的花架子,星星点点的小花装点得一座座古老沧桑的宅子散发出豆蔻少女般的清新气息。众多街角小品中,最惹眼的是一堵介绍宋代教育家何子刚的文化墙,白墙黑字,概要地介绍了何子刚的教育成就及其与陈亮的师生关系,引人纷纷驻足。

清渭街重文崇德蔚然成风,千年传承。有联“造福一方八进士;为官五代几英才”,精辟地概况了此地千年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人文特征,清渭街自宋至明代数百年间就出过何同、陈良臣、何绅、陈良能、刘大辨、何景修、何中立、何逢年、楼泽等9名进士,崇文重教之风长盛不衰,绵延至今。

在宋代,何氏一族不仅出了4位进士,还出了一位教育家何子刚一一状元陈亮的老师。何子刚从小聪敏好学,悟性极高,在祖父——徽宗朝宰相何执中、官至郡博士的父亲何时和等先贤的熏陶下,熟读四书五经,精研诸子百家及历史,特别喜欢研究军机时政,胸怀韬略,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何子刚曾以任子入官,在王府教宗室子弟读书。他目睹朝纲纷乱,皇帝苟且偷安,深觉报国志向难以实现,就弃官回乡,在清渭街开馆授徒,一时乡里许多学子都投其门下。子刚先生鼓励学子以岳飞精忠报国为榜样,立志为国报仇雪耻,收复失地,陈亮就是这个时期就学于门下与他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的。陈亮曾赞他“盛德著于平生,懿名讳于晚节”,“诚心为善,尚不以德义自居”,“亮之心降而诚服”。可以说正是何子刚的一身正气、铮铮铁骨的潜移默化,才有了龙川先生光照史册的《中兴五论》,耿耿忠心令人扼腕叹息。

微信图片_20230330093609.jpg

(马店古井)

在明代,马氏一族五代为官,与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交谊颇深。马国本,号怀石,生于明嘉靖十年(1531),嘉靖四十年(1561)以恩贡任楚府典宝。马国本的祖父、父亲、儿子、孙子五代均任朝廷命官,清廉正直,勤政爱民声名远播。马国本的父亲马兴任福建南平判簿署本县事,马国本随他到南平,适逢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马国本即拜海瑞门下读书学习,深得海瑞赏识。隆庆元年(1567),海瑞写了《赠马生归永康序》,称赞马国本“天资英迈,丰神俊拔,博极群书,笔阵云横,文涛水湧,虽当世老儒宿学,贤士大夫弗能过之,亦可谓闳中肆外矣”,除赠“楚国无双”之匾表彰外,还撰一联勉励:“经纬在躬感怀恒切安民志,簪缨永世慷慨时存报国心。”马国本果然不辜负海瑞的厚爱,明朝万历十五年(1587)开创了“马店私塾”,启蒙幼子传播儒学,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马店私塾”历经数百年,于1920年移至马店孝分祠堂,并改名为“清渭街初级小学”。1951年4月,移至上街殿(在清渭古街北)办起完小,1987年改名为清渭街小学。目前,校园面积有14000多平方米,建有40多个教室,设20多个教学班。

与清渭街小学隔路跨溪相望的是清溪初中。据记载,明朝清正名臣、一代儒士榜眼程文德曾在清渭街村东的龙山创办了“龙冈书院”,慕名前来求学或交流的读书人络绎不绝。清溪初中就建在的龙冈书院旧址上,时人称此地是“天鹅孵卵”的风水地,程文德墓地所在,或许有当年龙冈书院的遗风,清溪初中数十年来都是闻名遐迩的乡村名校。

清渭古街一直是经济文化繁荣兴盛之地。民间传统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舞狮、打罗汉等,民间手工艺有锡雕、铁艺、竹编等。百年前清渭街就有剧团一一缙东舞台、新金舞台,俗称“思魁班”。当年“浙江婺剧团”的前身——“金华地区婺剧团”的多名主要演员,如正生李朝梭、武小旦章起、大花脸胡岩林、小花脸小金水等,都是从清渭街剧团走出去的。据记载,清渭街集市是明代永康十二个市口之一,贸易非常活跃,远至义乌、东阳、缙云的客商也吸引过来。

微信图片_20230330093712.jpg

(历史人文坐标——清渭街)

岁月悠悠光阴弹指,清流脉脉文德永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古村落逐渐湮灭,值得庆幸的是清渭街的古雅风貌依旧,许多古建筑得到了修缮保护,地方文化、人文古迹、传统风尚等与老街一起鲜活起来,永康东北中心区域的一座充满活力的历史人文坐标——清渭街,文如涓涓流,德若绵延路。

照片摄影:章竟成

徐宏涛

周跃忠

来源:永康地名文化

评论·10
徐穎奕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4月3日
👍
杨璐茜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3月31日
👍🏻
吴聪聪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3月30日
👍
张浩蔚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3月30日
👍
陈圣
来自浙江温州2023年3月30日
👍🏻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