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全链党建带动15亿元帽业产值
2023-04-10 09:591.8万+阅读

新河镇的南鉴村,是一个草帽产业特色村,这里“户户开工厂,家家做草帽”,共有帽业企业400多家,年产值达15亿元,是中国四大草帽特色村之一。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新河镇探索“党建带产业、产业促民富”的产业链党建发展路径,推动上下游企业优势互补,转富余劳力为富裕动力,走出了一条资源共享、产业协作、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党建引领共富新路子。



培育企业共富“微单元”

在南鉴村帽业园区内,温岭市牛牛制帽厂负责人陶剑武指挥着叉车,把刚生产出的太阳帽搬运到大货车上。

从自家的小作坊搬到600平方米的单元厂房,陶剑武的企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产值翻了一番不说,因为空间布局合理、园区配套便捷,帽子的生产成本还比原来降低了15%左右。陶剑武所在的园区,是新河镇以工业地产形式推出的“帽助·共富工坊”,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容纳了45个单元厂房。当地通过“专业服务+智慧平台+党建力量”的融合方式,培育企业共富“微单元”。

这不是简简单单的厂房叠加。温岭市在新河镇试行产业链党建“导师制”,为园区内企业引入规上企业作为“导师”,以链主轮流当、资源大家享、困难大家帮等措施,助力帽业企业“抱团式”发展,提升共富能级。

作为导师企业之一的大新华帽业针织公司,与13家帽业小微企业相关联,企业负责人蒋普岳介绍,他们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品牌和销售服务,助力年产值达2500万元。



穿梭于产业上下游的“共富经纪人”

徐国仁开办的贴标厂与当地5家草帽企业搭上了线,业务量也随之大增。近日,徐国仁夫妻俩齐上阵,加上雇来的2名工人,4台贴标机“火力全开”,忙着完成订单,预计增产15万元。

这多亏了“共富经纪人”颜金辉,他的手机里备注着足足40多家村内企业的信息。平日里,他通过走访了解外加工信息,“当时看到徐国仁赋闲在家,我作为联系这个区域的党员共富经纪人,跟企业主一商量,这就牵上了线。”

产业链党建过程中,南鉴村有60多名党员多了另一个身份——“共富经纪人”。他们的任务是为产业上下游提供精准匹配,哪里的企业要派单、哪里的小作坊要接生意,甚至发布招工信息,都可以找他们。

为什么能做到精准匹配?这有赖于“经纪人”背后的党员网格团队。4个网格覆盖了全村720户人家和400多家上下游企业,平日里走家串户,“情况熟悉了,供需‘两张清单’自然就清楚了。”南鉴村党总支书记陈岳琪介绍。



专岗+专车,让富余变富裕

一天上午,党员张海军开着一辆流动党群服务车,从温岭市鹏运帽业有限公司带来1200多份帽檐、里子、帽顶、汗带等原辅料,给自己联系的十余位富余劳力送上门加工。

9时左右,张海军开车来到老街的赵云花门口。“阿婆,你今天加工好后,我晚上过来拿帽子。”从车上卸下200份布帽的原材料,张海军探头看了看赵云花手边的成品数量说,“来不及做也不要紧,不要急啊,做多少我收多少。”

赵云花今年63岁,平时除了做家务和接送小孩,基本没有事做。分网格联系的党员张海军得悉情况后,为她量身定做了踏帽帮的“共富专岗”,每天从企业里拿原料送上门,由赵阿婆加工成布帽,再回收到企业做精加工。

这样的“共富专岗”,主要针对周边村内60岁以上的剩余劳动力、45岁以上在家做编织帽的妇女、低收入群体三类人群。为了方便群众,当地还联系供货企业,推出一批“流动党群服务车”,实行专线设岗、专线对接、专线管理的服务模式。

“每天能加工120多顶,能赚240多元呢。”赵阿婆说,有党员志愿者上门服务,“共富专岗”让她既能顾到家,又能赚到钱。据悉,“共富专岗”已帮助836名村民入企或居家就业,实现人均月增收2000元,真正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富裕新动力”。


水墨新河发布

来源丨学习强国APP浙江学习平台

评论·380
读友_WXZJ93
来自浙江杭州2023年4月15日
粉红钻石
来自浙江省2023年4月14日
钱国青
来自浙江台州2023年4月13日
已阅
叶建华
来自浙江台州2023年4月13日
👍
叶建华
来自浙江台州2023年4月13日
👍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