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i深读|企业数破5万!这些图表带你读懂瑞安经营主体发展情况
瑞安新闻客户端记者 苏盈盈 林瑞蓉 通讯员 吴英雅 编辑 陈异俗 责编 张翔
2023-04-14 17:421.4万阅读

经营主体青山常在,经济就能生机盎然。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底,我市经营主体总量达179321家,其中企业数首次突破5万家。这些覆盖了参与GDP创造的经济单元,成为促进发展稳就业、保民生、统筹发展与安全大局最重要的经济基础。

数据能说话。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中,分析整理出这些“有趣”的数据,带你一图看懂我市的经营主体发展“动态”。

图 解

全市经营主体分布在哪里?

塘下“一骑绝尘”,第二梯队“内卷”严重

塘下作为瑞安“大镇”,目前经营主体超4万家,在一众乡镇街中遥遥领先。安阳、飞云、莘塍、仙降、玉海5个街道,以超万家的数量位列第二梯队,但“内卷”严重,他们之间相差最少的只有84家。

经营主体数量占比一产仅为三产“零头”

我市经营主体数量在一、二、三产业的占比对比明显,分别为1.82%、26.34%、71.81%,呈“三二一”产业布局,其中第一产业占比仅为第三产业零头,第三产业占主体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占比不是产值比,而是注册主体数量占比。三产以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类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为主,数量变化波动明显;二产以小中型企业为主,稳定性较强。

全市企业占比十年提高6.25个百分点

从2013年的22.67%,到2022年的28.92%,十年间全市企业占经营主体比例提高6.25个百分点,过程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和企业相比,个体工商户存在投资规模有限、创新能力不足、抗风险程度差、签约履行信用低、融资难等“先天不足”,企业占比增加意味着市场充满活力,创业环境越来越佳。一方面是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是政策引导,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个转企”工作,前者通过优化市场准入登记服务让商事登记从源头上“简单”起来;后者则是引导优质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助力其在后续发展壮大、做优做强之路上“大展拳脚”。

规上企业 TOP10梯队“亮相”

塘下仍以452家的数量遥遥领先,此外,南滨、仙降、上望、莘塍位列第二梯队,东山、飞云、潘岱、云周街道及陶山镇位列第三梯队,两组团内部差距微小。

行业产值尽显我市特色

2022年,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三大行业贡献工业产值493亿元,约占全市主要行业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稳稳扛住“中国汽摩配之都”“中国胶鞋名城”两面大旗。


剖 析

“加减法则”激活经营主体内生动力

不断壮大的市场主体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底气和韧性所在,更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企业占市场主体比例从2013年的22.67%到2023年的28.79%,十年间约增长6%,这背后折射出了我市企业的发展信心。信心来自于经营者的市场策略,也离不开政府部门提供的“一方沃土”。近年来,我市以“加法”用心用情用力抓服务,用政策“活水”实施精准“灌溉”;以“减法”实施商事制度改革,降税降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经营主体“轻装前行”“茁壮成长”。

减法

我市经营主体中以中小微企业居多,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其健康发展的“沃土”。我市深入实施商事制度改革,优化缩减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同时推出援企稳岗、助企纾困政策,以“真金白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信心,确保经济运行持续稳中向好。

企业一件事“7”变“1”

——实施企业开办“一件事”改革,将公章刻制、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社保登记和公积金登记、医保登记等多件事纳入“企业开办一件事”,流程从7个环节变为1个环节,新企开办实现“当日办”。

“多报合一”减少重复数据项40余个

——实现企业年报“多报合一”,优化数据交互和申报流程实现“综合查一次”,一次登录相关端口填报年报,便可实现涉及市场监管、人社、税务、海关、统计等多事项年度报告“多报合一”,企业可少填报重复数据项40余个。

“一键暂停”还可“东山再起”

——推出歇业制度“停机保号”,出台《瑞安市市场主体歇业“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允许市场主体适度“休眠”,保留其继续经营资质,并实现市场监管、税务、人社、医保、公积金等部门间数据共享,业务内部流转、并行办理,助力困难市场主体“一键暂停”,降低运营成本,并留足生存发展空间以期“东山再起”。

为企减负年留抵退税17.34亿元

——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2022年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7.34亿元、缓税12亿元;兑现产业奖补、国有房地减租等政策7.55亿元。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提质扩面,市兴企融资担保公司累计为352户中小微企业低费率担保融资8.95亿元。

打出援企稳岗“组合拳”,减少失业保险费1.2亿元惠及全市2.2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5712万元惠及13048家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487万元惠及企业1869家,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118.50万元惠及企业380家,发放企业职工技能补贴2490万元惠及企业92家。

首套印章政府买单

——实施首套印章政府买单,为企业开办节省人工和费用成本,已累计为30224家新开办企业提供免费印章刻制服务,节省费用约1200万元。减免各类检测费用,开展质量、食品安全、计量等各类检测费用减免活动,2022年累计减免企业负担345万余元。


加法

新冠疫情对瑞安工业经济造成较大影响,围绕企业发展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我市以政策“甘霖”精准“灌溉”,精准化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茁壮成长”,奏响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坚持把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作为争创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2022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71家,均居温州第二,累计总数分别达728家、2265家,每千家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占31.0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占96.5家。

——以科技创新引领技术改造助推企业主营产品做精做强,以“企业发力+政府助力”的形式,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隐形冠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的金字塔式培育成长梯队,鼓励大企业做大做强,中小企业做专做精。2022年,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浙江华峰热塑聚氨酯有限公司入选新一批“国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名单;嘉利特荏原泵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数量位列温州第一、全省第三;浙江正博智能机械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入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榜数居温州第二。

——助企服务力度继续强化,2022年,我市共组织开展10次集中走访服务活动,及时收集企业在物流、员工、资金链、订单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全市助企员累计走访企业7555家,排摸各类问题1031个,已化解1026个,化解率达99%。

——聚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环境,持续迭代“菁英人才”、养育津贴等人才新政,实施高校毕业生招引“510计划”攻坚行动,迭代升级云江汇才40条政策,新增省级以上领军人才8人、硕博士341人,累计引进全职院士2人、省级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2支、温州市高水平团队4支、1100名高层次人才,推荐申报省海外工程师4名,建成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20家,人才资源总量超31万人,连续多年位居温州第一。

——加大专利密集型产业培育力度,让知识产权“浇灌”企业创新之花。2022年度新授权发明专利340件,有效发明专利数为3439件,注册商标10200枚,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数102968枚。


评论·32
读友_XSS6Z9
来自浙江温州2023年12月8日
读友_XURXT9
来自浙江温州2023年11月25日
点赞
读友_HLHMX9
来自浙江温州2023年11月24日
读友_XSQT89
来自浙江温州2023年7月11日
红火
杨绍彬
来自浙江温州2023年4月19日
查看更多神评论
推荐新闻

看亮点 比实绩 湖岭镇召开第一季度村社擂台赛

2023-04-14
浏览量1943

企业家沙龙第四期丨如何做一名懂财税的老板?

2023-04-14
浏览量2961

以生命影响生命,这里是锦湖为民服务的“集成阵地”

2023-04-14
浏览量6596
我说两句…
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