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界APP
连通生活 接入世界
在小曹娥镇朗海村,有一支爱心志愿服务队伍,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小阿姐”。据悉,这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前身是由朗海村10余位妇女联络员自发组成的帮扶团队,在此基础上,不断吸引新的血液加入,现有近30名成员。2011年,当时是该村妇女主任的应亚金提议改为“小阿姐帮帮团”,重点围绕困难群众、特殊家庭、高龄老人等群体开展爱心帮扶活动。
“请有空的小阿姐们明天上午早点来帮忙。”6月14日傍晚,应亚金在“小阿姐帮帮团”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群里的“小阿姐”们纷纷响应。应亚金是村里党总支副书记,也是活动的策划人,同时还是“小阿姐帮帮团”志愿者服务队伍中的“领头羊”。“村里要开展什么活动,我在群里号召一下,小阿姐们都会出积极参与。”她微笑着说。
为了顺利开展端午节活动,“小阿姐帮帮团”的志愿者们自筹资金,忙前忙后。“小阿姐”钱彩娥主要负责粽子材料采购以及其他的准备工作。“由于要包不同口味的粽子,我买了糯米、粽叶,还买了猪肉、蜜枣和红豆等。”钱彩娥说,“猪肉要一块块切好,用酱油等调料进行腌制。糯米清洗浸泡后,其中的三分之一用腌制料搅拌均匀。”活动当天,大家齐心协力,裹粽子、煮粽子,并把粽子与鸡蛋、皮蛋,一份份包装好分别送到辖区敬老院、困难群众、特殊家庭家中。
“谢谢你们!逢年过节总是惦记着,就连平时也经常来看望阿拉。”6月15日上午,几位“小阿姐”来到特殊家庭毛阿姨家里,送上粽子、鸡蛋和皮蛋,毛阿姨非常感激。
两年前,正值桃子成熟期,当地桃农宋大叔的女儿身患重病,急需住院治疗。一方面担心女儿的病情,另一方面担心桃园里的桃子无人采摘,销售不出去,宋大叔愁得不知如何是好。“小阿姐帮帮团”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联系上宋大叔,同时组织成员去桃园采摘桃子。“小阿姐帮帮团”按50元一袋称好,你一袋、我一袋,一批桃子被近三十名成员兜底卖完了。
朗海村被称为“民族村”,有壮族、苗族、彝族、土家族、藏族、仫佬族等22个少数民族。“小阿姐帮帮团”志愿者队伍为外来各民族流动人员提供经商就业、住房租赁、困难补助等服务的同时,拓展延伸队伍成员,吸纳部分热心的各民族群众,并通过协同开展丰富多彩的关爱和联谊活动,切切实实地帮助各民族流动人口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迅速融入当地生活。
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参与各类文体活动、献爱心、助老……我们这支志愿者服务队伍走过了20多个春秋,‘小阿姐’们很多已成为了奶奶、外婆,但只要群众‘点单’,我们还会继续‘接单’,尽己所能地发光发热。”应亚金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