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画东阳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
从城区驾车出发,沿着东永二线行驶二三十分钟,就能到达南市街道紫溪村。右转进入村内的主干道,“一代报人”邵飘萍的故乡近在眼前。
村口的两株老樟树是紫溪村的地标,均有四五百年的树龄,见证了紫溪的岁月变迁。大樟树虽已中空,但依然茂郁浓翠、绿荫匝地,如华盖巨伞,供后人休憩纳凉,是探寻飘萍足迹途中意外收获的清凉风光。
在紫溪村老协分会会长邵福清的带领下,记者绕过樟树,再往村里走上1分钟,就到了邵氏宗祠,这里曾是飘萍小学的所在地。飘萍小学是所百年小学,尽管如今已不再办学,但仍随处可见勤思苦学的励志标语,百年学堂的书香气韵犹存。
作为中国现代新闻先驱,邵飘萍被誉为“新闻全才”。1918年10月,他创办《京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秘密党员。1886年10月11日,邵飘萍出生在紫溪村。由于生计艰难,当年腊月,父亲就带着他和家人迁至金华。1895年,小飘萍重回紫溪,并在此上了1年私塾。“当年,邵飘萍就是在这里上的私塾。后来,私塾改为紫溪小学,20世纪80年代,又改名为飘萍小学。”邵福清介绍道。在这里,我们还能够看到邵氏宗祠的主体部分,一楼居中就是原先的飘萍纪念馆,正中间还坐落着邵飘萍半身像。
继续行进,我们来到紫溪村便民服务中心,再向左不到100米处有一座古雅肃穆的木结构老宅,大门上方悬挂着“御史第”三个字。推门而入,只见庭院清幽,鹅卵石铺就的门堂东、北、西三个方向分别是邵飘萍出生地、御史第和邵飘萍故居陈列馆。
御史第居中,坐北朝南,始建于1529年,系明朝邵豳任御史后荣归省亲时所建。厅正中建有圈堂,是议事的场所,阶沿宽11尺,且低一级,形似乌纱帽,又称“纱帽厅”,当年是审判的公堂。
御史第东侧正好是邵飘萍的出生地。他的故居是一座三间两层木屋,在历经百年风雨飘摇后幸运地保存下来,电视剧《少年邵飘萍》曾在此拍摄取景。门前有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出自邵飘萍文化研究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方汉奇之手。
御史第的西厢房是邵飘萍故居陈列馆。邵飘萍故居陈列馆于去年11月开馆,整体风格古色古香,分为家世家风、飘萍岁月、新闻救国、《京报》春秋、信仰的诠释5个单元,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邵飘萍的出身家世、成长历程、新闻成就、报国志向等,陈列了邵飘萍生前遗物,游客可在此一睹一代报人的成长、血性和豪情。
邵福清说,紫溪村是市历史文化名村,村庄内有7处文保单位,除线路中涉及的邵氏宗祠、御史第、飘萍故居外,还有逸轩艺圃、景溪公祠、东十三间头和云峰寺,都与邵飘萍或其先人、亲属有渊源,欢迎游客参观游览。
编辑:赵佳琴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