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丰富青少年假期生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诸暨市博物馆特别推出“浙里博学2023年暑假研学系列活动”。7月18日上午,在临时展厅顺利举办首期活动——“魅力瓦当”传拓体验,全市共有30余位青少年和家长参与其中。
瓦当,俗称筒瓦头,是古代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也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构件,起保护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瓦当纹饰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建筑装饰上的表达,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审美追求。
本次活动,结合正在展出的《尚美——诸暨宋韵文化展》,由馆内讲解员先作瓦当和相关文物的专业知识讲解,普及历史背景和传统文化。
青少年聆听瓦当讲解
宋六陵遗址出土的瓦当
近距离欣赏完瓦当之美,在博物馆特邀讲师——华夏金石学馆金石部副主任蒋春桃的带领下,青少年初步了解了什么是传拓、拓片的分类及特点等内容,随后进入到瓦当传拓的实际操作体验中。
指导老师讲授拓片知识
拓片,指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这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艺。
拓片看上去不难,但真正开始动手制作,可也要费一番脑力和体力。
蒋春桃老师为大家讲授传拓步骤和注意事项,并作示范。
第一步,选一件心仪的瓦当。现场为参与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图案,有动物纹、花卉纹、文字纹等等。第二步,将瓦当表面弄湿。用喷壶在瓦当表面喷一层水,将宣纸敷在上面沾湿,也可以先将宣纸铺平在瓦当上,用湿布将纸轻轻拍湿。第三步,用拓包轻沾墨汁,轻轻拓于宣纸上。仔细拓清晰纹理,使瓦当的每个细节都清晰表现在纸上。最后一步,把纸揭下来。一张图案精美的拓片就完成了。
蒋老师指导拓印
现场制作拓片
在蒋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亲身体验,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感知拓片过程中纹饰、墨色、落款等元素变化所带来的审美感受。最后,不忘盖上一个活动的专属印章,一张独一无二的拓片就“新鲜出炉”啦。
拓片作品欣赏
传拓艺术能很好地培养动手能力和感受能力,同时又具有很大的创作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创意。此外,与书法、绘画、篆刻、诗文、工艺美术的结合,又能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本次活动通过参观、观察、讨论和实践,使青少年在一系列充满趣味的环节中,锻炼了审美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拓展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受到现场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推出第二期暑假研学活动。
敬请关注微信“浙里文化圈”小程序,第一时间获得活动预告和报名链接。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