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市现代社区建设开展以来,景宁坚持党建引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高水平安全”体系,全面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服务能力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因地制宜、联系实际、面向群众、可触可感的的社区党建品牌,进一步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服务效能。现根据社区品牌、实招妙招大比拼成果,推送红星街道团结社区“红领团结 幸福一家” ——党建引领契约化“3+3+3”促团结。

红星街道团结社区成立于2020年3月,是老城区北拓新建的主要区域,常住人口近万人,辖区内村社、社企,商住、畲汉混合,社区工作量大面广。近年来,团结社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党建引领契约化“3+3+3”(三联共建+三方协同+三微服务)为抓手,不断深化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撬动社区服务治理提质增效,着力打造“红领团结 幸福一家”社区品牌。
三联共建,党建引领

团结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城市基层党建“契约化”共建为抓手,与共建单位、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群众团体等签订契约书26份,实行以社区大党委为核心的“党群、村社、商企”契约化共建,打造具有团结特色的“1+3”三联共治模式。
党群联合共建。增强社区与“大党委”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发挥社区党组织、驻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建力量优势,根据各自资源优势、行业特色,承担共建职责签订共建契约书。村社联合共建。根据地缘地域与城北村委签订共建共治契约书,建立会议联席、信息共享、纠纷联调、工作联动四大机制,共同推进项目建设、政策处理、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等工作。商企联合共建。注重加强与商会、协会等工商业组织的联系,签订社区与商家经营管理公约,着眼商家需求推进社区、商家(企业)、执法部门共建共治,妥善解决了用工需求、占道经营、消防隐患等问题。
三方协同,齐心共治
针对小区业委会履职水平不高、物业行业监管不够、社区直接参与不多等短板,团结社区创新五每履职、五联凝心,三色服等机制,探索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解决小区治理难题的新路径。
强化三方履职指引。着眼规范履职制定五每工作指引,明确业委会成员、社区网格员每日一巡查发现和收集问题,业委会物业每周一碰头讨论工作,社区牵头每月一例会协商解决问题,业委会物业每季一通报履职情况,建设部门每年一评定物业企业等级,有效破解本领恐慌“不会为”“不能为”的问题。推进三方联结凝聚。针对工作矛盾摩擦推行五联凝心工程,即能人联动、典型联树、节日联络、困难联心、活动联谊,由社区牵头加强对业委会、物业企业和热心群体的关心关爱,通过正向激励、日常联络等增加队伍粘合度,激励各方齐心协力当好社区治理服务员。落实三方问题办理。针对群众主动反馈的、走访掌握的、志愿服务收集的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分类管理。“触手可及”(红色)事项,由社区、物业及时办理;“牵线搭桥”(黄色)事项,由社区牵头联系相关部门组织联合办理;“呼叫转移”(蓝色)事项,明确责任单位,由街道、社区跟踪落实,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今年以来,团结社区全覆盖组建小区业委会5个,累计开展三方协同议事42次,有效攻破金信丽苑停车管理、景融时代广场清风小巷建设等问题36个,切实解决环境卫生、消防安全、邻里纠纷等群众身边急难事324件。
三微服务,主客共享

团结社区紧扣居民需求,以微阵地、微组织、微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现代社区为民、便民、安民服务能力水平。
微阵地: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阵地,打造睦邻共享型社区综合服务场所,满足社区群众多样化需求,让党群服务中心大门常开、群众常来。延伸建立正达阳光城、景融时代广场、祥源商贸城三个小区“门前驿站”,拓展服务面积2000余平米。微组织:按照供需匹配、双向选择引入“美发协会”“书法协会”等社会组织入驻,培育“银耀服务队”“红丽帮帮团”等社区组织21个,共同举办老幼关爱、社会救助、政策宣传等服务56场次。微项目:着眼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当好项目谋划、资金申请的“服务员”,以每年谋划推进一批小微项目实施保障社区为民服务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先后完成燃气改造、门禁提升、道路亮化、电梯加装等惠民项目13个。社区组织居民广泛参与,积极为5A景区城项目建言献策,让畲乡北大门团结社区成为“风情畲城”会客厅。
下一步,团结社区将继续突出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三联共治、三方协同、三微服务,打响契约化“3+3+3”共建品牌,努力建设机制完善、管理有序、服务周到、环境优美、团结向善的幸福社区。
来源:畲乡先锋





推荐专题

专栏《现代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