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安文街道墨林村,入眼便是一幅“田园村庄美,景幽鸟语香”的生态画卷。一幢幢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一个个农家小院古朴清新,平坦干净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连接着左亲右邻,山水相依,窗明几净。

墨林村位于安文街道东南部,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村内传统建筑连片分布,历史最久的已超500年。多年来,这里的人们世代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却因为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
近年来,在“千万工程”的指引下,墨林村的命运迎来了转机: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个古老村落以“文化+旅游”相融合的新业态,走出了一条蝶变之路。
在墨林村文化礼堂前,几名村民正围坐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现在村里环境可好了,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民郑建鸿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几年前的墨林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时至今日,墨林村党支部书记郑浩依然能够记起当年的破落景象:村民住房拥挤不堪、房前屋后杂乱无章、房屋墙面布满裂缝,进村道路泥泞难行……
墨林村“两委”班子立志改变这一状况,让村庄“旧貌”焕“新颜”。2008年,墨林村开始建设新农村,开山、挖地、拆迁,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解决屋基问题,村里开发水牛背新区,总面积4000平方米,计划安置农户110户、宅基283间,让绝大多数村民住上新房。“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好的楼房!”说到现在的居住条件,村民们都笑得合不拢嘴。

随后,墨林村又接续启动多项工程,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2011年到2013年,先后完成了300余米防洪堤、2座村中桥梁、4座公共厕所、1个垃圾中转站、300米新区挡土墙、82米池塘栏杆等建设,共计投资208万元。此外,村综合楼,村文化礼堂、高塘生产路、排水排污管网等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提上了日程。
2018年,墨林村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蝶变的号角再一次吹响。
“建设新墨林是墨林村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抓住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机遇,改变墨林旧村旧貌……”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郑旭阳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发出动员令,确立以打造“环境整洁的宜居小镇、底蕴深厚的人文小镇”为目标,严格按照“一加强三整治”要求,全面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整治行动一开始,安文街道就专门建立工作小组,与墨林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宣传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耐心讲解墨林村未来规划,用高起点、高标准的精品理念,排摸存在的问题,列出300多项整治任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墨林村拆除了村内不协调建筑和危旧房,新建各类景观节点,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经过村“两委”党员干部三个多月风雨不休的奋战,墨林村民盼望多年的主干道“白改黑”、环村道路、滨溪栈道、大型停车场等多个项目也如期完成。
墨林村人文资源丰富,村落传统建筑连片分布,现存的历史建筑大多是明、清、民国时期建筑,其中有保护价值的有义和堂、厅门堂民居、兴隆庙、上新屋民居、永德廊桥等10多处。

如何保护好这些古民居,事关墨林历史文化传承,事关未来旅游发展。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墨林村努力做足“旧”文章,收集村民家中的旧瓦片、旧砖头、旧物件,用于修葺古建筑。同时,将破败不堪、失去保护价值的老宅再次利用,把屋梁、木窗、砖瓦等拆卸下来,用于可恢复古建筑的修缮,一块老砖都不丢,一根老木都不弃,以旧修旧,保留和还原“古村古韵”。“古民居是一种乡愁,承载着墨林村民的情感与亲情,保护好古民居就是保护我们的根。”墨林村村委会副主任郑为民说道。
村庄变美了,可怎样才能把日子过红火?彼时,我县全域旅游逐渐兴起,由自家民居改造而来的民宿如雨后春笋,在各个乡村冒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没有迟疑,墨林村“两委”干部结合村情实际共同研究,决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
“我们将古民居进行统一改造后,计划打造成商业街、民宿区、文创街等多种业态,吸引村民以及客商来发展民宿、餐饮、乡村艺术等产业。”顺着郑浩介绍的古民居方向,一路走向村落中心,只见一条别致的石板小径蜿蜒曲折,沿斜坡走势缓缓延伸,古色古香的墨林村貌尽收眼底。

泉溪公社,是一栋隐匿于山水间的别致民宿,于2012年5月开业。屋前有院,院中有花,清净而又不失雅趣。
“这家民宿利用闲置房屋改造而成,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韵味,一次性可接纳200人就餐、40余人住宿。”郑浩告诉记者,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鲜美的土鸡土鸭煲,可口的苦菜、蕨菜、竹笋,也可欣赏墨林村的如画风景。
在家经营“悠客小栈”民宿的郑海娇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在杭州从事服装行业,漂泊在外不说,过的是起早贪黑的日子,挣的都是辛苦钱。“现在老家的房子装修成民宿,自己在家门口就当上了老板,月均收入有2万多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的村民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墨林村正营业的农家乐民宿已有4家,去年全村民宿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吸引上万名游客入住,今年还有4家民宿计划开业。

“如今农房变民宿、村民变老板,村庄蝶变带动村民经济收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来到村里可吃、可住、可赏、可玩,拥有更丰富的出游体验。”郑浩说,目前村里正规划在古民居九院植入旅游业态,打造廊桥户外休闲基地,通过文旅融合形式,将村庄和产业真正融为一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拓宽乡村振兴路。
道路更宽了、庭院更美了、环境更舒适了、乡愁更浓了、村民致富的门路更广了……徜徉在墨林村,点点滴滴都展现着乡村振兴带来的新变化,未来墨林村将继续深挖文化底蕴,坚守“翰墨传家、文士如林”的初心,书写美丽乡村新画卷。
融媒记者│潘辉
编辑│卢明
二审│叶江垚
终审│曹国灯



推荐专题

“千万工程”带来山乡巨变·40年40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