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陶山甘蔗靠啥“出圈”?
天瑞地安客户端记者 苏梦璐 编辑 林瑞蓉 责编 陈瑞建
2023-11-16 17:141.8万阅读

近日,我市陶山甘蔗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瑞安陶山甘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获批。这是继“瑞安清明早”两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我市成功注册的第三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从区域性农产品成长为“国家认证”商标,陶山甘蔗产业“节节高”的背后,是陶山镇坚持用好“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这把“金钥匙”,培育“陶山甘蔗”品牌,走出了一条品牌牵引带动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数据显示,目前陶山镇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500亩左右,从事甘蔗相关产业农户有2000多户。

从农户抱团到合作社抱团

专业合作社让蔗农真正得实惠

眼下,正是甘蔗成熟的季节,在陶山田间地头,一排排甘蔗长势喜人。

陶山田地肥沃,阳光充足,特别适宜种植甘蔗,孕育出不少种植大户、合作社。然而,分散经营、单打独斗,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小等问题,如同细丝般羁绊着陶山甘蔗产业做大做强。

陶山镇农办负责人介绍,2021年陶山有甘蔗专业合作社20家,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等情况,市场话语权较弱,不少农户面临资金借贷难、技术培训少、销售门路窄等发展瓶颈。

针对这一情况,陶山镇深入实施“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在2021年5月成立了温州地区首家甘蔗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该联合社由当地16个甘蔗专业合作社组成,在生产种植、农资采购、保险贷款、物流、农机购买等方面让成员单位享受更多扶持政策,提升整体竞争力,助力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

 “16家合作社辐射1500多农户,种植面积达3000亩,产值超亿元。”该负责人说,抱团之后农户不仅在种植、培土上互相合作,还与瑞安农商银行、工商银行、温州银行3家银行签订协议,提高农户的授信额度,降低农户资金成本和银行风险。

“上午提交申请,第二天就拿到了这笔贷款,真给力。”陶山霞林村蔗农林某是“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的受益者。两年前,他从瑞安农商银行陶山支行贷款了一笔30万元的低息信用贷,用于甘蔗种植基地扩建提升,提升后,面积从19亩扩大到33亩,还购入清洗、切断等设备,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产值更是翻倍增长。“有这个想法很久了,受资金短缺困扰一直无法实现,申请贷款又担心等待时间太长。如今联合社成立了,我以社员身份去贷款,时间快且利息低。”

该镇还推出全国首张农合联联名银行卡,通过收集农户在供销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实现对农合联整体无担保抵押授信5000万元,打通金融支农“最后一公里”。

另外,联合社还与温州禾佳蓝公司农资购销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总额600多万元的优质化肥以批发价送货上门,节约成本40多万元;与顺丰等物流公司谈成合作,物流价格平均下浮35%,江浙沪地区配送单价直降3元。

惠农政策为蔗农撑起“保护伞”

专家指导助力增产增效

“保险理赔到账了,我们种植甘蔗更有信心,希望这样的惠农政策继续开展下去。”今年6月,陶南村蔗农林兴彪看着到账的6000多元理赔款,松了一口气。他的30多亩甘蔗田由于台风天气影响造成损失,“好在买了保险,降低了损失。”

不少蔗农以种植甘蔗为主要经济来源,农田一旦受到灾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生产生活。为保护广大甘蔗种植户的切身利益,提升甘蔗风险保障,为蔗农撑起“保护伞”,2019年8月,陶山镇联合人保财险瑞安支公司开展甘蔗种植保险试点,出险后,果蔗每亩最高赔付4000元,糖蔗每亩最高赔付2000元。5年来,累计承保2767户,投保面积10567.26亩,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190.3万元。

每到甘蔗播种时节,陶山各个甘蔗种植基地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大型农耕机翻耕平整土地,工人边忙着播种,边通过机械为蔗苗铺上一层除草膜。

而在甘蔗生长过程中,温州、瑞安科技部门组织科技特派员到瑞安的农田,为农民开展技术指导,现场解决技术难题。今年,来自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科技特派员郭秀珠来到陶山田间地头,为蔗农提供技术指导。

科技特派员郭秀珠为甘蔗种苗脱毒实验测产

从优化种苗到机械作业,科技特派员的到来让农户们感受到了巨大变化。陶山甘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狄优霞说:“科技特派员对陶山甘蔗种植的前、中、后全过程跟踪服务,合作社的蔗农一有问题就去找科技特派员,现在蔗农的种植积极性都非常高。”

据悉,该镇定期邀请农技专家开展农产品知识培训,今年来累计组织培训23场,参与培训968人次。2022年建成庄稼医院,开设优质农资专柜,为农户提供新品种、新肥料、新机具等服务。

此外,该镇积极推行陶山甘蔗种质资源保护和品种提纯复壮工作,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邀请各地高级专家开展联村强科技行动,成立乡村振兴流动服务站,主攻陶山甘蔗脱毒组培、甘蔗绿色防控体系建设等课题;投资3000万元建设果蔗数字化产业基地,推广甘蔗清洗机、切割机、包装机等特色农机,实现机器换人,劳动成本下降60%,大大解放生产劳动力。

有了这一系列举措加持,目前陶山镇甘蔗种植面积稳定在4500亩,今年亩产量比上年有所增长,亩产值可达4万元,总产值超1.2亿元。作为温州主要的商品果蔗生产基地之一,陶山共有5家红糖加工厂,年产值2000万元。

谋求销路转型

甘蔗借力电商“飞”往全国各地

产量再多,卖不出去都“白搭”。过去,陶山蔗农或肩挑手提,或驾驶三轮、农用小货车,将甘蔗送到附近的路口、菜市场叫卖,费时又费力,销售情况有时还不尽如人意。

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电商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目前,陶山镇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共有18家活跃网店,网络零售占农产品零售额的65%,农产品销售至江苏、上海乃至新疆、内蒙古等地。

如今,小小的手机成为蔗农致富增收的新“农具”。借助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媒体平台,陶山农产品闯出了新天地。去年,陶山镇专门为甘蔗直播团队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该镇已吸引了41名网络主播直播带货,累计举办直播活动120多场,并创下单日销售7000多箱甘蔗的记录。眼下,陶山甘蔗已经被抖音、微商等互联网平台预订一空,种植户再也不用担心甘蔗的销售问题。

陶山镇农办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亩甘蔗田为例,由直播团队“包销”约需花费15000元,除去约3800元人工等方面的种植成本,蔗农仍有万余元稳定收入。近年来,不少农户因为种植甘蔗,家里盖起了新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市民来甘蔗园“网红”打卡点喝下午茶

陶山甘蔗网上热销依靠的是好口碑,而优质的产品和稳定的货源为好口碑提供了支撑。近年来,陶山镇为了提升陶山甘蔗的品质和知名度,加强了对甘蔗种植基地的规划建设,连续多年举办甘蔗文化节、甘蔗音乐节等活动,并借助共富工坊积极搭建农创孵化平台,宣传陶山甘蔗品牌。

在发展甘蔗品牌的后半篇文章中,“旅游+”是重头戏。每年甘蔗上市时,陶山各地的甘蔗园都会吸引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去年,位于镇南村的甘蔗园被精心装扮后,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陶山,更多村民搭上乡村旅游的“致富快车”。这项甜蜜事业,正让当地村民的幸福道路越走越宽阔。

陶山甘蔗荣誉榜

2009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011年,陶山甘蔗专业合作社选送的陶山甘蔗荣获浙江农业吉尼斯果蔗擂台赛三等奖

2018年,陶山甘蔗协会及会员选送的陶山甘蔗荣获浙江农业之最果蔗擂台赛(品质)二等奖和三等奖、株高竞赛青皮组亚军和季军

瑞陶甘蔗专业合作社的“瑞陶”牌陶山果蔗被评为第八届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优质奖,入选2020年温州市优选特色产品伴手礼

2021年,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

2023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

评论·4
Y-Sudan
来自浙江温州2023年11月27日
读友_X4NXP9
来自浙江温州2023年11月27日
👍
读友_XV77V9
来自浙江温州2023年11月26日
赞赞
读友_XENKR9
来自浙江金华2023年11月25日
查看更多神评论
我说两句…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