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南是抗战时期中共温岭县委第一任书记。民族危亡关头,他放下画笔,拿起钢枪,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
十年前,在建党90周年之际,梁耀南故居修葺一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时隔十年,我们再次来到梁耀南故居所在地——滨海镇金闸村探访。
金闸村位于滨海镇北部,东与鑫港村相邻,北与路桥区金清镇一路之隔,南靠金清大港,与闸南村隔港相望,西与五联新村隔港相望。户籍人口1857人,667户,分设19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7人,现有党员55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村民代表53人,流动人口约500人。村内有梁耀南故居、新金清闸(廿二洞闸)。全村以农业为主,工业以机械加工为主。
一座老房子,一段革命史
车子过了金港大桥后,便进入金闸村地界。沿着狭窄的村道行驶5分钟后,就到了梁耀南故居。木质的门窗、石板砌成的外墙、人字形的屋顶……房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只是院子里的树木长大了许多,正值春天,花坛里的花草在春雨的浇灌下长得格外茂盛。“这些树都是十年前种下的,长得不错吧。”见我们到来,梁景斐从旁边的家里走出来,招呼我们。
梁景斐今年82岁,是梁耀南的儿子。父亲去世时,他只有3岁,关于父亲的往事,他大多是从母亲和奶奶口中听来的。成年后,为了更多地了解父亲,梁景斐借阅过不少资料学习。“碰上有人来参观,我也可以介绍一下。”梁景斐说。
梁景斐的住处紧挨着梁耀南故居。多年来,他一直守护着这座曾经肩负重要历史使命的老房子。我们走进老房子,墙上挂着的宣传展板,仿佛把时光又拉回了那个年代。
1909年,梁耀南就出生在这座老房子里。1928年,梁耀南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读书,成绩优异,特别是绘画方面很出色,倍受中华艺术大学校长陈望道先生的器重。期间,他参加左联的一些活动,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次年,梁耀南结识了鲁迅先生,并有书信往来。
1932年,梁耀南受上海党组织派遣,两次回家乡发展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1937年,梁耀南响应全国文联“文化工作者回乡为抗战服务”的号召,又从上海回到温岭参与抗日救亡活动,他与从国民党监狱中获释的老党员李先导、李哲甫取得联系后,在东南乡组建抗日宣传队。同年10月,在梁耀南的指导下,叶亮、叶斐英、王之景、徐金銮等爱国青年在城关成立了“温岭县青年战时服务团”。
1938年5月,台属特委派组织部长陈阜到横河梁耀南家宣布成立中共温岭县委,梁耀南被任命为县委书记。
1939年4月,梁耀南、梁耀东兄弟因遭顽固派分子张晓崧、张翰庭的诬陷,以“汉奸通匪嫌疑罪”被逮捕,押往金华保安处关押,后经党组织多方营救出狱。从狱中出来后,梁耀南病情加重,1941年12月26日不幸去世。梁耀南在弥留之际,对妻子说:“领妹啊,我死了没关系,只是我们为之苦苦奋斗的新世界未亲眼看到,不甘心。但新世界一定会到来的,远则十年,近则七八年,将来你们一定能看到。”
2009年1月14日,温岭市人民政府将梁耀南故居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7月底,滨海镇和有关单位拨出专项资金恢复旧址原貌,于次月底修葺一新,并在房前安放了一块大理七彩石为旧址纪念碑。如今,碑上“中共温岭县委抗战时期活动旧址”几个大字依旧鲜明。
“这十年来,参观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不少人都说实地过来看看,比单纯从书本上了解这些历史要深刻许多。”对此,梁景斐感到很欣慰也很自豪,虽然自己对父亲几乎没有印象,但是父亲的事迹被永远地流传下来,特别是这座见证历史变革的老房子被完好地保留下来,也让后人可以记住这段历史。
乡贤来助力,垃圾场变文化广场
从梁耀南故居出来后,我们在金闸村党支部书记金永彬的带领下在村里逛了起来。“我们村这几年种植业发展很快。”金永彬指着路边连片的大棚告诉我们,村里目前基本以种植柑橘、草莓、葡萄、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
为了方便农户运输,让拖拉机能直接开到田间地头,从2018年开始,金闸村投入将近250万元对村里的所有道路进行硬化,总长度十公里多。“你现在到我们村里,基本没有车子开不到的地方。”金永彬自豪地说。
道路硬化后,村里的耕地租金也水涨船高,现在每亩达1600元左右,直接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
此外,村里这几年还非常注重环境的提升。“这十年,我们开展了两轮村庄环境整治。2014年,第一轮村庄环境整治的重点放在沿路两侧的绿化上。”金永彬说,这一轮下来,全村沿路种植了将近两公里的绿植。
“2018年,第二轮村庄环境整治的重点则是在村民的门前屋后。”我们沿着村道继续前行,金永彬说,这项整治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当时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挨家挨户做工作,才整治下来。“不过,后期反弹也比较严重,这主要还得靠村民习惯的改变。接下来,我们打算结合垃圾分类工作继续推进。”
在金永彬的带领下,我们还来到了村里的一个新“景点”。2019年8月,由村里乡贤——中马集团董事局主席吴良行先生捐资150万元建设的天仙广场建成完工,在大大提升村庄环境的同时,也让村民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天仙广场位于村里的天仙汇,故得此名。我们看到广场包括文化长廊、健身区和儿童娱乐设施等,整个广场中央还种满了各种植物,俨然一个小型公园。“这里原先是一处闲置地,经常有村民把垃圾堆放在此处,非常影响环境。广场建成后,白天天气好的时候,村民都会来逛逛,晚上也有很多人在这里跳广场舞,非常热闹。”金永彬说。
沿岸大整治,产业转型再谋发展
金闸村是滩涂造船业发祥地之一,早年与邻村共建的滩涂造船基地是全国乡镇造船三大基地之一。不过,随着船舶修造业的发展,金清大港沿岸的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水质逐年下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生产方式问题凸显,到了迫切需要整治倒逼、优化升级的发展阶段。2019年,我市按照“淘汰一批、整改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出台一系列有效措施,强势推进了船舶修造业整治。如今,金闸村内的3家船舶修造厂已经全部关停。
为了提升金清大港沿岸环境,我市还投入680万元启动金清大港下游南岸北岸沿河堤坝修复工程,全面排查整治煤堆场、砂石厂、废钢堆场等重点场所。我们看到,昔日“脏乱差”的船舶修造场景已经不复存在,沿岸不仅进行了道路修复,还种上了不少绿植,与清澈的水面相得益彰,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整治以后,环境确实好了很多,水质提升了不少,经常有人来这边钓鱼。”金永彬说着,指向一位正在钓鱼的人。
“这里原先造船厂的80亩土地租金占了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的80%,关停以后,对我们村来说,影响还是蛮大的。我们新一届班子刚上任,也想做出点成绩来,让村里能有更好的发展。”对此,金永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对于未来,他有自己的想法。他说,这次船舶修造业整治,对村里来说也是一次转型,相当于产业格局的重塑,希望市里能早点进行规划,他们打算好好利用这块土地,引进一些绿色产业,在提升环境的同时,也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丨记者 江盈盈
图片丨记者 朱海伟
发自基层党支部联系点
编辑丨陈涵婷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