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声音
聆听每一份南湖的声音
柴米油盐酱醋茶,农贸市场连接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
记者今天从南湖区市场监管局获悉,在省市场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发布的2023年度省放心农贸市场名单中,南湖区4家农贸市场上榜。至此,南湖区累计建成省级放心农贸市场20家。
据了解,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建设以群众关注的食用农产品安全、计量、质量、清洁文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需要满足消费环境放心、食品安全放心、管理服务放心、诚信经营放心、价格计量放心这五大“放心”要求。
那么,在南湖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有哪些亮点?如何真正让消费者“放心”?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位于解放街道的凌塘路幸福里邻里中心农贸市场,映入眼帘的智能显示屏上,商户信息、当日客流量、食品安全监测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而每个摊位前都配备了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居民购买的菜品相关信息,中庭设置的休息椅更是有不少市民在此歇脚。
“现在的菜市场真的跟以前不好比了,又干净又亮堂,我们每天来买菜心情也好了!”市民金彩凤告诉记者,平时下午她都是接了孩子一起来买菜,市场里面卫生环境好了,买菜就像逛超市,她也愿意陪着孩子慢下脚步逛一逛。
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从内到外提质升级,氤氲着浓浓烟火气的同时也有着满满的科技感,更便民、更利民。
如市场安装了智慧化管理系统,统一提供智慧电子秤,将入市商户的基本信息、流通数据、交易数据、检测数据等动态数据录入,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追”,也为居民兜起了幸福感满满的“菜篮子”。
一座城市的烟火气,就藏在每一家农贸市场中,而农贸市场也是城市文明形象的一个展示窗口,承载着群众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南湖区以省级放心农贸市场、星级农贸市场、“五化”农贸市场、嘉兴幸福里标准市场创建等为载体,全力推动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努力打造民生工程的“金字招牌”,使全区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更加优美,民生公益性更加突出,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更有保障。
“我们根据群众满意度整理出了市场存在的真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再从实处着力,从细处着手,经科学研判后制定‘对策清单’,设定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督促市场对照问题逐一整改、逐一销号。”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23年以来,南湖区全力以赴对农贸市场基础设施、消费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再升级”,推动农贸市场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积极推进硬件设施优化改造的同时,南湖区还巩固提升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水平,实现农贸市场“软硬件”双升级。例如通过制定经营户信用评价考评细则,突出信用赋能,将市场长效管理各项工作与经营人员文明行为一一对应,明确奖惩规则,对各方面表现优秀的经营户进行流动红旗公示及奖励。
下一步,南湖区将继续着眼惠民生、办实事,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快效率推进省级放心农贸市场建设,持续巩固放心农贸市场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市场“放心”成色,延伸拓展市场功能。
图片由南湖区市场监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