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内生动能强劲的智造热土,产业蓬勃,村美民富;这是一片向美生长的品质热土,高楼林立,环境怡人;这是一片文化底蕴厚重的和美热土,百姓和乐,平安有序……
位于罗山脚下、东海之滨的塘下,特色产业集聚崛起,交通路网内畅外联,城市美景让人心旷神怡。2023年,塘下镇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智造商都·共富塘下”发展目标,全面实施“产业东聚、城市西进、中心提优、全域和美”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增强民生福祉,弘扬传统文化,走出了一条具有塘下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规上工业产值达370亿元,同比增长12.8%,综合实力连续两年位居全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镇榜单第14位。
“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定不移地走‘产城人’融合发展之路,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面实施‘1358’战略,当好瑞安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塘下镇域实践。”前不久召开的塘下镇机关干部新年工作大会上,铿锵有力的动员令吹响了塘下人踔厉奋发的号角。
站在岁序交接的时间点,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步伐,通过产业提升、城市精建、基层智治、民生跃进四大“镜头”,看见塘下奋进的2023年,感受它的活力澎湃和不断跃动的发展脉搏。
2024年伊始,我市“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瑞安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平台塘下产业基地内再传好消息:历时半年,宏冠年产80万套智能节能车灯及40万套人车交互式智能数字车灯项目主体全面结顶。
该项目总投资10.03亿元,总用地面积216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聚焦数字提效、科创提能,建成后可形成瑞安智能数字车灯的研发制造基地,预计年生产总值可达15.9亿元,创税9050万元。该项目作为瑞安代表项目亮相温州2023年第三次县(市、区)比看现场会。
作为中国汽摩配之都,近年来,塘下镇始终把持续推动传统企业从“制造”跃变升级到“智造”,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内芯”,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创新高地视为新时代下的必答命题。2023年,该镇持续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依托省级“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瑞安高新区、汽车智配小镇三大“顶配级”平台,在抓项目强建设、促投资稳增长、强创新促转型上全力以赴、深耕细作。
2023年,全镇招引总部项目4个,数量居瑞安第一;落地开工森兴、宏冠、迅达等10亿级单体制造业项目3个,恩驰、宝尔特等5个在建项目提前实现主体结顶;“万千”塘下基地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76亿元,其中产业项目投资19.9亿元,同比增长5.5%。“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考核排名跃升至全省第六,创历史最佳。
项目是夯实经济发展的硬支撑。塘下镇利用“1+5+N”全员招商竞赛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尤为关注新能源汽车配件等高新技术类智能汽车产业。随着各类高尖端项目的不断落户,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塘下镇持续用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在科技创新、数字化改革“赛道”上跑出“塘下速度”。“汽车标准件及电机部件产业大脑”实现升级,并成功列入省工业领域行业产业大脑建设名单;大力培育企业雁阵梯队,浙江科腾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首发获通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隐形冠军”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上工业企业预计突破500家;提质扩面4家小微科创平台,领垦汽摩配专业孵化器上榜2023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名单,填补我市省级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空白”。2023年,全镇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1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突破300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86.7%,比重逐年提高。
产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府持续优化强化服务和保障政策、人才等要素。去年,该镇开展“家燕归巢”行动,落地全市首个产教联合体,成功申报“国千省千”人才2名,18人入选“菁英人才”名录,引育硕士和博士51人、大学生及各类技能人才7104人,数量实现翻倍;挂牌成立镇级企业服务中心,首创“税检政”战略合作,为近万家企业提供暖心服务;组建助企金融服务团,设立百亿专项信贷资金,召开政银企对接会为企业提供融资政策辅导。
2023年11月,瑞安市塘河新城共同富裕示范项目成功招标,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未来三到五年,塘下镇的温瑞塘河畔将崛起一座汽车元素浓厚的智慧新城——塘河新城。
塘河新城是塘下镇近年来重点谋划的城市连片开发项目,被写入瑞安“十四五”规划,也是温州大都市区南部新城和温瑞一体化的桥头堡,将引领该镇进入智慧城市序列。该项目总用地面积10.4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2.4平方公里,涉及当地8个村居。目前,项目规划范围内建设发展全面提速:在104国道罗凤至塘下段,两侧危旧民房拆迁完毕;在肇平垟下村,1518套安置房结顶……
城市连片开发,是塘下镇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抓手。近年来,该镇持续锚定“温南瑞北崛起的品质新城”建设目标不动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大手笔铺开大建设,构建“一心两轴三城”的城市发展新格局。2023年,该镇“大动作”不断,总投资300亿元谋划实施的塘河新城、“万千”产城、中心区品质提升的三大城市有机更新综合开发项目全速推进;邵宅社区G地块等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加速推进;4个安置项目共2764套安置房完成建设,330国道安置房建设项目进场施工……一幅日新月异的城市发展新画卷,正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梦想的热土上展开。
欲立之,先破之。2023年,塘下镇启动“万亩整治、千人作战、百日清零”大会战和“三夜”攻坚行动,全速推进旧村改造、道路建设等重点团块拆改,为城市发展拓空间。2023年,罗凤西路等3个团块项目实现签约、腾空、拆除“三清零”,官渎工业区等5个团块项目完成签约,温州市域铁路S3线、罗凤西路等12个重点团块拆改攻坚强势推进,综合改造面积1408亩;全年累计签约民房747户、非住宅39宗,拆除征迁民房269户、非住宅23宗,拆除违章建筑面积21.68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内畅外联的“大交通”网络日趋成熟,带动着城镇品质全面升级。2023年,塘下镇正式跨入“城轨时代”,温州市域铁路S2线鲍田站全面投用,龙瑞公路、横河二路等道路全面通车,瑞安大道二期工程、104国道罗凤至塘下段等8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提速推进。快速便捷的城镇交通为瑞安深度融入温州都市核心区开辟了新通道,也悄然打开了塘下发展的未来之路。
在加快交通路网建设、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的同时,塘下镇深化全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连续三年开展“红动塘下·美丽我家”环境大整治,滚动推进82条镇域主干道美化提升,联动推进高速亮化、截污纳管等22个精建精美项目,“五类”土地整治任务均超额完成,孝亲文化广场建设项目成为全省低效土地修复再利用的绿色典范;推进“万户农家”旅游致富计划,打造省“微改造·精提升”示范点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
“下了夜班,看见街头巷尾都有‘红马甲’在巡逻,感觉特别踏实和安全。”近日,塘下镇塘口村村民吴女士不禁感慨辖区治安大大提升。
2023年初,塘下镇全域“最严社会治安管理区域”试点工作启动。作为该镇的试点单元之一,塘口村按照“全员发动、协同共治”原则,通过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动员辖区居民加入,共同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态势。如今,辖区治安明显改善,白天傍晚民警、网格员巡查,夜间凌晨治安小分队巡逻,群众安全感十足。
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反映了一个城镇的文明程度,是其内在体系精细程度和居民文明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平安建设”的题中之义。塘下镇有外来人口近19万人,占全镇人口一半以上,出租房、生产经营性用房等各类场所5万间,居民人口构成复杂;辖区内工业、商业、文娱等经济发达,治安情况错综复杂,考验着城镇基层长效治理能力。
2023年,塘下镇深入开展“强基提能”基层社会治理提升行动,在全域范围内推进“最严社会治安管理区域”建设工作,按照“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多种力量叠加融合、联合作战,着力构筑全面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共筑社会治安的“铜墙铁壁”。一年来,该镇顺利承接非警务协同处置,任务完成量占全市三分之一;刑事治安警情数同比下降4.9%;创成各级“六星平安村社”70个,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
与此同时,塘下镇围绕“8+3”重点领域,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挂牌和“3030”隐患闭环管控机制,深入推进小微企业、宗教领域“安互联”交叉互查、场所自查工作,圆满完成全国两会、杭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安保工作,整改风险隐患1.1万条;完善出租房管理长效机制,将全镇细分为262个网格,通过网格每日查、全镇干部周一夜查与不定期抽查等方式相结合,开展“拓通道、除隐患、保平安”消防安全铁腕行动,对出租房、生产经营性用房等场所开展起底过筛,整治隐患1.2万处。
矛盾纠纷化解是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2023年,塘下镇坚持将矛盾化解在一线,创新“三级联调”机制,依托该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旗下“老李调解室”等四大调解室,实现群众的大小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式解决,全年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10件。
此外,该镇还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进一步构建“权责统一、精简高效”的“1+8+N”基层行政执法体系,累计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133次。
2023年11月18日,塘下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正式投用,辖区群众的就医环境和体验感全面提升。
该项目作为塘下镇十大民生项目之一,总投资1.78亿元,总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包含9个楼层和1层地下室,设置了门急诊诊疗区、放射科区、住院部及康复中心,集智能化、人性化于一体,配套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完善的服务设施,新增床位180张,提供机动车停车位202个。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塘下镇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的成绩单,深深体现出了这句话的要义。安装独立式智能烟感设备超8000户,建设、提升休闲广场5处,新建污水管网约80千米,启动道路整治提升工程10千米……从消防安全到基础设施,从食品安全到美丽出行,该镇投入1.4亿元,托起群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民生福祉扩面提质,要尽可能让更多群众在全生命周期内感受发展的温度。2023年,塘下镇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大事,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基层配套服务设施,塘下一中新校舍、塘下镇中心幼儿园棠定分园等5个教育项目建成投用,新城职业学校部分主体结顶,崇泰职业学校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建成投用塘下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大楼、海安卫生院新楼,瑞鸿医院、鲍田卫生院加速装修,预计今年6月投用;完工张宅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改造提升居家养老照料中心5处,建成老年友好公园1处,塘下老年大学获评省优质老年学堂;创成省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1个,系全市唯一;积极承办瑞安市第五届山地徒步大会、举办该镇首届青少年“村BA”篮球赛等民生赛事,全速推进全民健康事业发展。
“钱袋子”鼓起来,是群众更关心、更直接的获得感,也是改善民生福祉、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塘下镇域实践的重要前提。2023年,该镇深入推进“扩中提低”五年行动,新谋划实施村集体经济项目23个,87个村社集体收入4.35亿元,其中11个村社集体经济收入破千万,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42,荣获瑞安市共同富裕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创成“共富工坊”10个,就近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鲍田圆梦爱心基金会、罗凤添翼爱心基金会成立,募集资金均超800万元。
塘下人一直将文化视为最宝贵、最深沉的精神财富。2023年,该镇深入实施“宋韵塘风”行动,建成南戏演艺基地、肇平垟城市书房等文化阵地;匠心传承海安古城文化节等传统民俗文化;石岗陡门成功入选浙江省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蒋幼山故居纪念馆获评温州市乡村博物馆;发行《塘下人故事》《塘下校长》两本乡土文化丛书;微电影《廿年》入围“光年杯”第13届北京国际网络电影展;1人获得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组照推荐奖,1户获评温州市文化示范户;获评温州市级、瑞安市级乡村文化能人23人;镇舞蹈协会、市梦飞翔艺术团等在瑞安市民间文艺团队大比拼活动中取得优良成绩。
与此同时,塘下镇深入推进文化礼堂、“共享社·幸福里”阵地建设,强化阵地党建、文化输出和服务功能,新建村级文化礼堂4个、改造3个,创成“共享社·幸福里”单元19个;开展“文化走亲”“迎亚运树新风”等文艺活动560多场;创建省级“红色根脉”示范村1个、省级文明村1个、温州市级文明村1个。
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塘下镇域实践样板
2024年,塘下镇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指导性要求,坚持走“产城人”融合发展之路,全面实施“1358”战略,当好瑞安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以塘下的“稳”“进”“立”为全市大局多作贡献、再添新彩。
“1”即谋划两大投资100亿元商贸轴芯,重振塘下商都雄风。
制定实施商贸业五年发展计划,着力构建“一核一轴多点”的城市商业布局。一是谋划中心商务芯。引入国企和社会资本,总投资超100亿元,新建总部大楼、现代金融总部园、沁水商务中心、五星级酒店等重点项目,打造金融商务核心区。二是谋划汽车贸易轴。借温南唯一AITO问界交付中心落户塘下契机,全力引进理想、蔚来、特斯拉等新能源品牌,迭代升级汽车IP消费场景,打造年销售100亿级的汽车贸易精品走廊。同时,启动城市客厅、工业邻里中心、浙南特种钢交易市场、电商贸易园、城市综合体等项目,不断解锁会展、物流、电商、市集等新业态。
“3”即实施总投资300亿元片区开发,打造未来城市之窗。
争做“强城行动”开路先锋,总投资300亿元,联动实施塘河新城、“万千”产城、中心区三大片区开发。一是以亮点区块引领颜值提升。一季度实现塘河新城首宗地块出让,打响片区开发“第一枪”;编制完成“万千”产城设计方案,力争年内实现合作签约;引入国企团队,探索“一级拿地+二级开发”模式,走出中心区品质提升破题路径。二是以系统治理引领全域蝶变。谋划实施“罗山秀水”共富绿道,布局罗山书院、韩田竞渡、塘口怀古等一批文化地标,用河网水系串联塘下人文肌理;同时,进一步理顺大罗山保护开发机制,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
“5”即释放空间资源5000亩,精准破解要素瓶颈。
班子捆绑攻坚重点团块、重点项目,掀起“三万行动”的塘下攻势。一是盘活存量“省空间”。统筹推进80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和老旧工业点改造提升,建成投用沙渎和前池小微园;连片布局500亩科创园(孵化器),引入国家级运营团队,助力中小企业生存发展。二是土地整治“优空间”。按照片区开发规划蓝图,集合精兵猛将,决战肇平垟、太古里等12个重点团块,联动邵宅、陈宅等7个旧村改造项目,用5到8年时间,完成塘河新城3700亩拆改征地,让“青春活力·塘下Z城”跃然纸上。
“8”即冲刺工业总产值800亿元,锻造现代工业强镇。
坚持新兴产业增量扩张与传统产业存量提升“两手齐抓”,努力实现高新区进等升位,“万千”平台保六争五,特色小镇三连优。一是做强产业端。打好“招商引资、增资扩产”组合拳,洽谈对接蜂巢储能等链主项目,加快启动铭博、乔路铭等增资项目,护航恩驰、森兴等在建项目投产,积极探索车路协同、生命健康、光伏发电等未来产业。二是做大企业端。实施“企业冲榜”工程,不断释放企业服务中心溢出效应,上市报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企业数量再迎突破,力争新增规上企业50家,规上产值突破400亿元大关,全力冲刺工业总产值800亿元目标。
推荐专题

活力塘下

聚焦2024瑞安两会

推荐新闻

快讯丨瑞安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隆重开幕

政协这个会上,瑞安这些优秀提案和个人受表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