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苍南
看玉苍之南 正蝶变腾飞
为全力打造学校管理新样态,积极拥抱时代改变,3月1日,苍南教育论坛第131期校长论坛专场活动在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江滨校区举行。苍南县教育局领导班子,局机关中层副职及以上干部、各学区负责人,各级各类学校书记、校长,各公办幼儿园园长等360余名干部参加活动,万名教师同步在线上收看2024春季开学第一课,一起见证全县10所学校的梦想、艰难和荣耀,围绕主题“我的校·我的梦”,重新思考学校发展的N种新路径。
四季轮回,教育的征程波澜壮阔,艰辛的奋斗和用心的坚持涵养伟大的梦想。苍南教育论坛自2019年9月创办,1600多个日子,线上线下举办131期活动为教育赋能。论坛由苍南农商银行独家冠名赞助,作为广义的阅读空间在助力全民阅读以及“爱阅读·百万师生共读书”等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本期论坛中,苍南爱阅读主题宣传片《让阅读成为看得见的梦想》首次发布。同时,在分享人数上,本次论坛也创下历届校长论坛之最,除了特邀有着中国长三角地区“最具影响力校长”美誉称号、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黄慧作专家引领,全县10位校长、6位校长后备干部分别作交流发言和沙龙研讨。
在活动中,苍南县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兰准凯和黄慧一起为参加论坛分享和交流的人员颁发证书。
“我站着,是更方便看着你们走过的道路和迈向的远方。”在暖场环节,江滨校区的师生带来情景剧《只有您站着》,用温暖人心的师生对话和课堂场景揭示教师工作的意义。
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如何连续三年斩获全球基础教育风向标学校TOP100并入选封面学校,黄慧的主题分享《解锁未来教育的N把钥匙》揭开冰山一角。“未来教师工作不能被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替代的30%是什么?未来教育做什么、抛弃什么、创新什么?”一连串学校教育思考的核心问题带来对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内容的头脑风暴。“教师专业的独特性就在于每天面对的都是崭新的动态发展的教育世界。”“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育就是带着镣铐起舞,透过教育的本质,探寻不变的底色,找到不可替代的爱、勇气、想象力和创造力,突破现实的困境,用最浪漫情怀、最精准的劳作、最智慧最专业的坚守,重新构想未来的教育,穿越教育概念的丛林,真正体会每个教育现场的肌理脉络,并在教育现场真正抵达育人目标。黄慧结合传承和创新本校校训“团结、勤勉、创新”的过程,引领如何通过减法等五个工具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内部深度变革的沙盒创新。
黄慧指出,一所学校最大的财富是经验,但最大的阻力也是经验。教师让学生解决的问题绝大多数指向的是固化结论和标准答案,而创新的关键是发现问题。她强调,一所学校要拥有持续优质发展的能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主要路径,底层逻辑是成长型思维,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对育人模式、主体模式进行变革,基于自控力、内驱力、规划力找到换道发展的第二曲线,跳出学校生命周期的束缚,建构当下教育新生态。她对10位校长在主题分享展示的务实、纯朴、热情等特点表示欣赏,并肯定了他们打造梦田、赤子园、三味“蔬”屋等教育场景展现出的想象力。
“未来教育”不在未来,而在当下。
宜山小学校长陈中汝分享主题《传承 变革 赋能:让教育看见未来》,“宜小”从小事做起,在118年的文化传承中链接未来,在“三生三动”课堂变革中看见未来,成立苏渊雷少年文学院等四大少年学院赋能成长、创造未来;县江滨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渎浦校区校长梁世累分享主题《寻找理想与现实间的路径》,他以儿童、教师、设计师三个不同的教育视角引领行动,带来了梦田、心灵驿站、“四全四课”等教育场景和专业助推策略,把师生放在心上,反观原点,守住理想,保持定力和清醒,办柔软、温暖的教育。
守望初心,挖掘校园文化,以人文立校。
校园内,凡事皆可“榕”,与榕相伴,铸魂润心;马站小学教育集团校长林新利分享主题《美丽人生,从“榕”开启》,将百年古榕精神转化为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榕”美少年让每一片叶子迎风飞扬,“榕”美德育让育人更有温度,为孩子们找回“肆意”的呐喊和“疯狂”的笑声。一颗赤子之心,明灯前行,纾困破局筑梦;赤溪镇小学校长胡世珍分享主题《提灯引梦,共赴山海》,做做适合儿童天性的“赤子教育”,3.0迭代升级,紧抓“课、劳、学、阅”四个字,以乡村学校新样态的打造融入教育共富的关键一环。灵禾与共,三校合并,四校融合,点亮未来;灵溪中学(三禾高中)校长林松分享主题《融合、提质、润心——打造更具人文涵养的新校园》,为新校正名,以公平公正公开立校,打造短时高效、减负增效、课改提效的人文之校,润心养德,铸就属于灵禾的辉煌。校园文化有内涵,育人载体有讲究,办学理念有品质,一所新居民子女学校成功逆袭为省现代化学校,金乡镇第四小学校长黄体胸分享主题《践行“韵心”教育,造就现代学校》。一切从心出发,打造心文化、研发心课程等六大行动,成就“教师乐教、学生愿学、家长满意、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优质校。
赋能教育,打开学校发展和师生成长的广阔空间。
钱库镇第一中学校长方仲可分享《学术引领,双轮驱动——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探索》,他不忘一路恩师引领,发挥自己专业优势,找准“名师型”校长角色力量,帮助教师搭建平台,融入数智时代相适应的“思维要素”,形成以问题解决和问题驱动为核心的课堂,激发内外动力系统;桥墩镇第一中学陈洲校长分享主题《让少年走向学校中心》,带着“我们都曾是少年,想想少年时的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一所学校?”这样的问题出发,在初中这样一个微妙的“站点”,学校如何铺垫底色让每个少年勇敢站上舞台,以体育人、以评成人,点燃学生运动的心,给少年一份珍贵的记忆,让他们成长有迹可循;灵溪镇第三小学校长叶宗树分享主题《重“见”学校生态,我和学校共成长》,他认为,学校应该成为培育完整生命的孵化器,也是成就师生美好的共同社区,做教育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把心放在庄稼上,把庄稼放在心上,做到眼中有人,以生为本,激发和释放善意和固有潜能,赋能师生共融、共创、共生,让课堂看见孩子,让学校看见改变,让教育看见美好;县外国语学校校长林辉华分享主题《赋能教师,成就学生——新学校成长记》,她指出社会倒逼教育改变,未来是新学校要创造的地方,学校是个图书馆,一本书和一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我的书我来写,“联结—胜任—自主”的教师内驱力激发校本模型为教师带来一系列化学反应,让孩子看见世界、看见自己、看见可能,学校要以更多元、更贴近人性的学习方式,破除“浅层生长”,推动“生命扎根”,帮助学生把知识踩在脚下,去摸星辰!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人生的一切,生命不止,教育不止。”在沙龙环节,主持人林静邀请黄慧和青干班、后备校长班陈爱真、林元贻、何贤庆、林元开、肖秋程五位学员代表,在星空背景下,聚焦学校发展的新路径,展开一场沉浸式的交流。
以“万人大轮训”行动为背景,2023年苍南县教育局为青干班和后备校长班学员提供了参观深圳、杭州、无锡、南通等地名校的学习机会。5位学员代表首先畅谈了建构儿童视角的文化理念、开展师生家长共生共长的阅读行动、设计订单式服务的幸福拓展课、推行整分结合的管理模式、打造捧得起孩子的欢畅且接得住孩子忧伤的文化空间、深藏教育故事的每一个角落等内容。
黄慧认为,感受到幸福,就应该行动跟上。生命当中,无用之用,当为大用,能把人带进去的氛围很重要,教育目标的达成并不都用语言抵达。她对林元贻提到的B612星球治愈学生的故事印象深刻。“那一刻、那校园、那灯、那一个孤独的校园一角,俨然真地成了一个星球,在这个星球上这个孩子自我调节、自我和解。”她认为空间打造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公式解决,品质感的产生要避免商业化或语言文字刻意包装。好的文化空间是自然而然理念和行为的流淌。
直面第三轮课堂教学变革,第二个沙龙讨论的核心问题围绕落细落实长期开展、合作学习、问题伴学、全员偕行、资源拓展、跨界合作、自主探究、课程理解执行力、变革的意志、智慧和勇气等关键词一一展开。黄慧认为课改的关键是教师内心对相关理念的认可和真的热爱,要创新一定激发教师自己主动,真正的课改不是从模式开始,而是首先从教师学科素养提升开始,今天所有新的理念和行动其实都不是真正的新,只有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深度理解教学本质和大概率的精准把握,让学生以迁移应用的方式学习,才可以打破原有的模式。
“教育不是让我们适应既定的世界,而是拥有创造新世界的能力。教育是以生命激活生命的事业,是温暖的彼此成全。”......“让每一个都明媚,教育不是苦差事,让每一个师生都明媚,让校园里每一个时刻都明媚,让每一个空间可以都明媚,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论坛的最后,参加沙龙的嘉宾们用七句热辣滚烫的结束语,开启2024年的阳春三月。
温馨提示:下载上图,用微信打开二维码,可以收看活动回放。
来源:苍南教育
策划编辑:李作波
审核:庄传快
监制:赖联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