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堂 | 人生“小满”,即是圆满
九龙学校 孙小燕
2024-05-21 11:22969阅读
青草地301期
5月21日
imgcenter.jpg
原题回放

小满,一个富于哲理的节气。小满,小得盈满。生活中,小小的充实,淡淡的满足,亦能给人成功的喜悦。小满,未满,一切皆有上升的空间,亦令人无限期待……

请以“小满亦动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①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③文章不得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④请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作文指导


散文中的虚实相生

从此篇作文的要求看,文体不限。但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还是擅长写记叙文和散文。因此,这里从散文的角度谈谈这篇作文的写作思路。

层次一:自然界之小满

  审题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关键词“小满”,确定本文的立足点是小满这个节气。余世存先生的《时间之书》对小满作了详细描述:“每年5月20日—22日,太阳到达黄经60度时,北半球的节气物候又发生了变化。”从小满节气开始,中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着眼于物候现象,引发由自然万物触动的情思,乃是写作之本。“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峰”,此“谷”,是情绪的源起,是抒情议论的凭借。所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这里的“景”和“物”就是散文写实的依托。

层次二:生活之小满

  小满节气跟生长相关,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饮食、出游、劳作、娱乐……小满这个节气里,我们可以做什么?会遇到什么?散文的另一面实写就是要观察生活,在生活的熔炉里淬火,提炼出酸甜苦辣百般滋味。从审题中,我们可以确定,小满也是一种生活状态:是“小小的充实,淡淡的满足”。正因为“小小”“淡淡”,所以用“亦”字,突出不经意间成功的喜悦。“风起于青 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在选材上,宜从小处着笔,不能着墨太浓重。

层次三:人生境界之小满

  见得繁花不惊,修得心淡如水。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节气通过万物生长和物候现象,给了我们无尽的启示。小满即小得圆满,它是一种智慧和人生哲学,强调在人生道路上追求适度而非过分完美的状态,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富足。小满也象征着对生活的期待和希望,是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淡定和从容。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有遗憾,有不足,有追求,有未来。古人说:“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读懂了这个节气,也就参透了人生的奥妙!“造化”是“实”,而“心源”则是“虚”。外在的客观物象活动是“实”,笔者主观生命情调和情感体验是“虚”,散文就是实与虚之间的转化和融合。

  在写作理论中,“虚”与“实”是一对极为重要且内涵复杂的范畴。实者,形之所见,目之所及;虚者,意之所感,心之所悟。古代的绘画、书法、诗词、戏曲等领域,都讲究虚实相生。宗白华先生说:“虚和实作为相互依存的两面,不可舍此取彼。”在散文写作中,我们尤其要善于运用虚实相生之法,立足于写实,又要在实中提炼、升华至精神层面,做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相互映照,相互渗透,成就散文之佳作。



习作展示


小满亦动人

●九龙学校八(5)班 蔡昕哲

  新蝉鸣叫,桑叶正肥,夏花含笑,细雨微飘。正是小满节气时,周围弥漫的是蓬勃的生机和怡人的水汽。

  漫步于古街之中,行人来来往往,一片喧嚣。小贩们吆喝着,地摊前挤满了好奇的顾客。我双手插兜,旁若无人,漫不经心地晃悠。

  今天是周六,一周中难得清闲的一天。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从茫茫书海中逃脱出来,挤出微忽其微的时间来古街逛逛。一年不曾来过,温岭老街已改变了太多,却不尽如人意。

  天公不作美,偏偏这时下起倾盆大雨,天空像深得不见底的海,雨水漫天瓢泼。盛夏的特征日渐清晰。我手忙脚乱地躲进一家店铺中,向老板点头示意。

  桌子上摆满了花花草草,展现着生命的舒展与欢畅,盆盆都枝繁叶茂。往里看去,竟有草莓等。见我有兴趣,老板侃侃而谈:“夏天了,草莓也不多了,现在应该是枇杷、杨梅的季节了。”我点点头,此时正是农家小满天,樱桃转红,枇杷熟透,青杏渐黄。不知不觉,我与老板拉起家常来。

  原来,老板住郊外,平日里就爱种一些花草水果。“至于赚钱,”他摇摇头,“不好说,有便知足。”啊,只是小小的满足感。在他看来,卖出去意味着别人对那盆植物的肯定,正是这一丢丢的肯定,让他满足。

  恍惚间,我似乎又回到了茫茫书海。我不堪地抬起头,双眼布满血丝。这些日子确实苦,脑海中只有字与书,带来无尽的压力。唯有周六的小逛一圈,才是我精神的支柱,让我在短暂的休憩时间中找到满足感,虽说只是一瞬,但也足够我支撑一周的疲惫。

  小与大往往对应出现。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唯独小满之后没有大满。古人的哲思正体现于此:花开则败,月满则亏,将满未满恰到好处。知足常乐,就是最好的状态。我有那么一点点满足,即可。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炽热的阳光洒满大地,微微熏风拂过山林和原野,万物欣欣向荣,一切皆有可能。愿我保持“小满”的状态,找到属于自己的满足。

  小满亦动人。

  【简评】作者从大自然的小满节气入笔,选取生活中的一次闲逛经历,通过环境描写、语言描写,敏锐地从店主的生活态度里攫取了小满的精髓,然后自然地联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感悟由此而生发。本文从实写中来,又以虚写升华主旨,虚实结合,让意境得到了充分拓展。


小满亦动人

●九龙学校八(3)班 袁嘉诚

  时代的节奏在加快,许多人心中的圆满即是跟着时代进步发展,只是得到了便利,却失去了生活的情调。走在社会边缘,享受着生活的慢节奏,也算得上是人生中的小满吧!

  木心在《从前慢》中描述过:“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这是往日社会的节奏,有着现代遗失的情调,是人们心中的回忆。偶尔在时代长河中停停走走,享受片刻的小满,岂不美哉?这份小满也许并不能像科技一样触及寰宇,行遍世间,却能让触及过的物都有我们的温度,行过的路都有我们的足迹。

  情调易懂却难求,追求这份小满,不是像词赋中的诗人回归山水田园之景,而是寻找生活中可引起自我一笑的事情。

  如果人们追求的圆满是走到大路的尽头,那么小满则是欣赏沿途的风景;如果圆满是一场酒宴,那么小满就是在众人醉倒时独在窗台旁赏月散心;如果圆满是一幅诗画,那么小满就是展画时透出的墨香……小满虽小,亦足动人。小满的意义在于使我们暂时摆脱现代生活的空虚,真正体验生命的充实,让我们在这个快节奏时代中学会沉淀,洗去铅华,在与自我的对话中得到灵魂的升华。

  我们虽无法立刻得到圆满,但是可以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繁忙生活中,寻求属于自己的小满,开辟一块净土,用于休憩,用于喘息,继而得到享受。

  人如尘埃浮于世间,却因这一份份小满得到在快时代中喘息的机会,得到慰藉。小满未满,不及圆满,却依旧动人。

  【简评】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巧妙地引用名句,运用对比、排比手法,以优美隽永的文笔凸显了“小满”的人生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相伴共存的。本文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的辩证思考和人生智慧,但因缺乏足够的实写作为支撑,稍显生活底色不足。


小满亦动人

●九龙学校八(4)班 林璟轩 

  夏风已然吹过了神州大地,日渐升高的气温标志着炎热的季节即将到来。小满,在雨和热的奏乐中来临。

  小满,在夏至之后接踵而至。夏的雷雨一遍遍冲刷,谷物们小心地抽出穗,籽粒如同吸饱了雨水,灌上浆,早早便预示了那金黄季节中即将到来的丰收。风雨的洗礼,对于谷物们纤弱的茎秆简直是致命的。瘦弱者多倒伏于地,留下片片凄凉。而强壮者则成功地饱满了谷粒。小满,对它们来说,是生命一次重大的成功,虽不知能否撑至谷粒金黄之时,但总算有了收获。

  小满是一种确幸,同是风雨,撑过了便是成功,不必在意过于饱满的穗粒,不必在意早早成熟的金黄。路并未到达终点,可迈出一步,也是一种成长。人亦如此,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冠军,但所有人都可以是赢家。风雨之中,拼过、撑过便是小满,便是胜利。在学习的逆水行舟间,在奋力前行的过程中,有过迷茫、有过疲惫,可当舟靠岸待发时,回首看自己已渡过的波涛,便有了满足,有了微小成功下淡淡的喜悦。

  小满,既有充盈,也是未满。故小满之后便是芒种,在短暂满足的喜悦之后,又是忙碌。夏的风雨总是不停的,稍不留神便风云四起,乌云翻墨。随即,那风雨大作的紧张急迫,很快盖过了不久前小小的满足。又是煎熬,又是奋斗,又是稻秆的狂摇,又是湿叶的翻飞,又是水珠的飞溅,可这是谷再一次的灌浆、再一次的充实。小满是充盈的,而它的充盈必会在一次次的风雨后充实得更多。满,但不是止境。小满的积累是丰收的铺垫,它并不代表着最后的成功,一切都还可以上升,一切都还有期待。学习之舟载着美好,载着期待,摇摇晃晃,积累着无尽的小满,向着大满的方向坚定不移,无论最后结果如何,总是有收获的。

  人生不必大满,小满便已足够动人。不亏,也不盈,在风雨之后欲息,又在歇息后前行,体悟一切的美好。小满后便是芒种,满过了,自然不能停止“芒”的脚步。风雨的远处,投来丰收的曙光,只是向着曙光不停,便已足矣。

  【简评】作者紧紧扣住“小满”的节气特征,从大自然的小满到人生境界的小满,多角度多层面地抒写描绘,层层渲染,步步推进,做到了借景抒情,托物寓意。



▼更多专题详情请点击下图查看▼

扁平插画作文辅导课程封面__2023-03-20 11_22_56.png


创意卡通插画简约横版二维码动态GIF简约风动态横版二维码__2024-05-13+10_31_20.gif


我说两句…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