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温岭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
“开开,合合;开开,合合……”5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活动正在温岭市新河镇长屿小学开展着。操场上不时传来清脆的竹竿敲击声,伴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闻声望去,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孩子们正在开心地跳竹竿舞。伴随着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孩子们在竹竿的开合间来回跳跃,舞出各种优美的动作。
持竿者或坐或蹲,或站或趴,双手有节奏、有规律地开合竹竿。跳竿者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在音乐声中,同学们忽而双足点,忽而单腿跳跃,忽而侧身转体,各种洒脱、健美的姿势,现场气氛热烈,宛如一幅别有情趣的优美民族风情画。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长屿小学积极探索将民族文化引入校园,结合自身特色,将竹竿舞加入课间操和特色课程,得到广大学生喜爱。
“竹竿舞是我们少数民族的传统舞蹈,我在10岁时就学会跳了。用几根竹子就能跳出一支很优美的竹竿舞,会让人心情非常愉悦。在温岭还能经常跳竹竿舞,仿佛回到了家乡。”来自云南省塔塔尔族的刘恬瑶告诉记者,竹竿舞是一种欢乐的传统舞蹈,它的形式多样,当自己把竹竿舞教会给别人的时候,心中感觉特别自豪。
“竹竿舞节奏性强,要先学会打竹拍,再学跳竹竿。练习竹竿舞不容易。刚开始学时觉得新鲜有趣,但但经常被打到手和脚。”六年级学生韩正说,竹竿舞注重团队合作,虽然难学,但乐在其,他已经深深爱上这个民族民族舞蹈。
“可以学到少数民族文化,还可以锻炼身体,我觉得既好玩又开心。”来自苗族的学生龙芳菲说。
新河镇长屿小学是一所民族学校,共有来自苗族、侗族、壮族,布依族、仡佬族、水族等14个民族的104位少数民族学生。学校积极探索将民族文化引入校园,竹竿舞也成为此次迎六一活动的特色环节。
“起初是学生们自娱自乐在学校里跳,同学们看着挺好就学起来,慢慢就发展成学校的课间活动一大特色,也成为此次迎六一活动的特色环节。”长屿小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丰富在校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改革创新,将“竹竿舞”融入课间操和拓展实践课,既丰富了课外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快乐的同时也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图丨郑灵芝 通讯员 林绍禹
编辑丨郑灵芝
审核丨陈远笛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