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汲取更多的阳光、雨露和养分,发挥更多的光合作用,而根茎还是在这块土壤里。在松阳,数千名茶师怀揣智慧与技艺走向全国,他们先行先试,敢闯敢创,带动茶产业跳出松阳发展,开启“走全国、种全国、卖全国”模式升级版。
今天的《顺着藤蔓出发——“茶业地瓜”成长记》特别报道,我们一起来认识松阳茶师、恩施州润翔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翁建春。

来自古市镇寺口村的翁建春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在外打拼十余年,2014年起扎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恩施州润翔农业有限公司,深耕茶产业发展。他不仅从事茶叶的收购与销售,还积极推广制茶设备,并开辟了茶叶物流专线。

一大早,翁建春来到武陵山茶叶交易中心,边走边看,与茶农们讨价还价,精心挑选心仪的茶青。收完茶,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茶企,对接茶机销售订单,这样忙碌而充实的生活,对于翁建春来说是常态。
2014年,经老战友介绍,翁建春来到了湖北恩施,当地丰富的茶叶资源,让他看到了商机。为此,他决定从收茶入手,逐步深入了解市场。随着了解不断深入,他发现当地茶叶加工设备和技术有所欠缺,于是,他开始拓展茶机销售业务,并推广松阳制茶技艺。

翁建春
恩施州润翔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刚过来的时候看到恩施有鲜叶资源,但是加工设备、技术仍有欠缺。他们原先做的出口胚茶,对茶叶的利用空间、价值空间都很小。我就考虑到从浙江引进设备和制茶工艺。

然而,茶企和茶农们对于新设备、新技术充满疑虑,这也成为翁建春面临的一大挑战。考虑再三,他没有选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销售模式,而是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垫资为茶企提供制茶设备,以松阳香茶作为加工重点,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并直接回收产品以确保销路,为茶企解决后顾之忧,也促进了松阳香茶在恩施州的广泛推广和普及。

翁建春
恩施州润翔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这里的条件适合做香茶,但因为机械设备投入较大,当地厂家基本都愿意接受我们合作模式。只要他们的茶叶能达标,利润就有保证。这样过了一两年,大家看到成效了,现在全面开始做松阳香茶了。

刘明月
恩施豪啄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
机器都先给我们使用,等有钱了再付款给他。做到第二年,就感觉到路子选对了。不管是茶叶销售还是技术指导,翁总的承诺都实现了,我们现在很有信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恩施州茶产业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人投身其中,2015年,恩施州茶园面积达136.71万亩,产量达8.3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3.9%和10.6%,随之攀升的是茶叶交易量,以及茶企对便捷物流的需求。拥有多年创业经验的翁建春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窗口期,当年开辟了从恩施州到松阳、安吉的茶叶运输物流专线。

翁建春
恩施州润翔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原先我们走客运,当时量少,成本较高,中转也不方便。现在我们做了物流专线,今天中午发车,第二天早上六七点钟就到松阳了。因为茶叶行情一天一个价格,我们要跟时间赛跑。

翁建春的市场前瞻性和敢拼敢闯的精神,让他在茶叶收购、制茶设备推广以及物流服务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成效。2023年,翁建春年收购茶叶量达80余万斤,销往松阳产业市场占比90%;制茶设备销售额达600余万元,其中浙江制茶设备占比90%;物流专线发货量达3000余吨。

翁建春
恩施州润翔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很多时候我们大半夜地都在山路上跑,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行行都苦。我曾经当过兵,该苦的也苦过。经营了几年有一点收获,不会后悔。

从2014年到现在
第一个十年
翁建春为恩施的茶产业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第二个十年规划中
他计划在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打造2000余亩茶叶基地
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
形成从茶叶种植到加工、销售的
“一条龙”产业体系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