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画东阳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
东阳市六石街道北后周村,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小村落,原名后周,静静地依偎在桐山的怀抱中。自明弘治年间,卢姓先祖从卢宅迁来,这里开启了它五百多年的故事之旅。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静静地观察着世间的风云变幻。
今年初,由北后周村、横塘村和金鸡村共同组成的六石“北境潮乡”未来乡村片区,在2023年浙江省“未来乡村”创建成效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优秀村称号。那么,未来的乡村将会以何种面貌呈现呢?
古村发新芽
6月6日,记者走进北后周,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现代的民屋错落有致,刹那间,眼前一片开阔。一副大型的石制棋盘坐落于村文化礼堂前,让人仿佛看到了古人们在这里对弈的热闹场景。穿村而过的北干渠,水波荡漾,一旁的休闲长廊曲折蜿蜒,是村民们茶余饭后放松心情的好去处。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肇庆堂。
沿着村庄的中轴线向北漫步,一座座白墙黛瓦的古建筑映入眼帘,它们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散发着古朴而宜人的气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肇庆堂,它不仅是北后周最有名的建筑,更是整个村庄的骄傲,仿佛在轻轻地诉说那段悠久的历史。
肇庆堂,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古建筑群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弘治至正德年间,历经了五百余载的风雨沧桑。建筑群以轴线为基准,前后延伸,现存五进院落,总进深达137.3米,占地面积约40亩。步入其中,肇庆堂以其粗壮的用材、恢宏的规模及独特的结构,展现着明清时期建筑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梁架结构中的斗拱、月梁,还是支撑建筑的梭柱、柱础等地面建设,均保留了那个时代的建筑特色。
短剧《李家姑娘》在肇庆堂内进行拍摄。
12日,一部短剧《李家姑娘》在肇庆堂内进行拍摄,工作人员布景、拍摄有条不紊。近年来,肇庆堂凭借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影视外景拍摄基地,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前来取景。多部热门影视作品如《烈火刀影》《笑傲江湖》《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均在此完成了主场景拍摄。
亲子家庭体验北后周竹编文化。
为满足市场需求,提升游客体验感,北后周村还依托其特色竹编文化,在肇庆堂内增设了竹编研学基地、竹纤维馆、精品工艺馆等多个体验馆。这些体验馆不仅为中小学生研学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素材,也成为游客观光的热门景点。
村内的“省级银宿级民宿”逸庐民宿。
肇庆堂每年吸引影视剧组超30个,为北后周村集体带来年收入约45万元。此外,该村还引入了一品堂博物馆、省级银宿级民宿逸庐民宿落户,进一步丰富了文化体验形式。近年来,北后周村曾先后举办过海内外学子美丽乡村游学班、“重拾小手帕,引领新时尚”大型非遗体验活动、国庆民俗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这里还建有清华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实践基地等实践平台,为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学习非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眼下,村庄正以肇庆堂为核心,运用数字化手段,联动周边设施,共同打造农文旅融合的未来乡村文化生活场景——国潮文化大院,汇集了村庄文化、竹编书法作品、竹编生活用品、武术文化、古装剧服饰道具文化展示,为古色古香的肇庆堂增添了一抹现代亮色。
红色星火源
在北后周村的东侧,一间坐北朝南的卢牛茶馆显得独具一格,占地200余平方米,承载着一段段感人肺腑的红色历史。
1934年至1935年间,中共东阳北乡区委设于当时的后周村,下辖7个支部,拥有党员百余名,时任区委书记的卢牛,在此地积极投身革命事业。为方便开展活动及加强联系,卢牛家被选定为党的地下秘密交通联络点。卢牛曾多次在此召集党员会议,传达上级精神,动员广大群众投身斗争。
卢牛茶馆在当时的东阳北乡地区,无疑是革命活动的一处重要阵地。为深入传承与弘扬红色精神,北后周村于2021年2月启动了遗址修缮工程,旨在还原历史原貌。项目充分利用老物件,还原历史场景,并引入新服务,力求再现卢牛生前经营茶馆的真实场景。同时,茶馆旁侧还建立了星火六石记忆馆。馆内陈列着先烈的半身像、展板以及家书、照片等珍贵文物。人们在此可放慢脚步,细细聆听那些由陈旧展品、黑白相片及触动内心的文字所讲述的历史故事。
修葺后的卢牛茶馆。
如今,卢牛茶馆与星火六石记忆馆是“星火六石”红色旅游精品线的起点。该线路途经里光明、金鸡、石马等多个村庄,最终抵达中共东阳“一大”会址所在地裘家岭,全程10公里,沿途串联了戚高山侵华日军炮台遗址、金鸡墩胡公殿抗日将士牺牲地、诸义东阻击战遗址、抗日将士纪念广场等多处红色景点。路线开放以来,本地及周边县市众多单位、学校纷纷组织人员踏上这条“星火之路”,重温那段催人泪下的革命历程,汲取红色基因力量。
未来新乡村
位于肇庆堂一侧的国潮文化大院,是北后周村探索“未来乡村”发展的新路径之一。该场馆利用先进数字设备实现一键开馆、分区控制等功能,通过互动大屏实时展示村庄文化介绍和“未来乡村”大数据,包括休闲康养、场景介绍、场馆预约等信息,实现了数字化场景与线下自然人文资源之间的无缝对接,让“未来”这一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12日上午,市民虞满荣和他来自义乌的亲戚
朋友一起走进国潮文化大院,参观体验馆内的互动功能。他表示,古韵村庄和现代化设备的结合很有意思,不仅能让游客感受古村独有的传统文化,还能体验数字化的便利和乐趣,像“体感换衣”就能让他们无须直接换衣就能看到古代服装的上身效果。
近观之,一池碧水澄明如镜,数尾锦鲤游弋其间;远望之,青砖黛瓦马头墙连绵,飞檐翘角层层叠叠……这些年来,北后周村不断深化“千万工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兴建综合楼、休闲广场,配置太阳能垃圾处理器,修整池塘,安装路灯,并对肇庆堂、戏台等古建筑进行精心修缮。该村已获国家级传统古村落、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浙江省AA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金华市绿化示范村、金华市村庄整治建设示范村等多项殊荣。
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及文化遗产的原则下,北后周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加大古建筑保护开发力度,持续推进竹编、影视、研学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引入“慢生活、轻时尚”型乡村休闲业态,推动文旅、夜游、研学、康养、营地等多维度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新潮“未来乡村”。
展望未来,北后周村正致力于绘制一幅乡村振兴的新画卷。在这里,人们既能感受到古村的静谧与安宁,又能享受到现代生活的便捷与舒适,体验“古”与“今”的深度融合。
编辑:杨慧萍
二审:陈云
终审:史莹
歌画东阳 共见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