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情万种丨日出桐花照山海——“中国第一渔村”桐照的美丽密码
2024-07-02 14:512795阅读

在浙东沿海、象山港北岸,“最美渔村”桐照犹如养在深闺的绝世美女,美而不扬。

微信图片_20240702092921.jpg

桐照村  

桐照村东、南、西三面环海,地势北高南低,山势起伏的丘陵,在蔚蓝色大海的映射下,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在乡村振兴、共富发展道路上,桐照渔村依靠独特的地理、人文等优势,尽展其“美”。

桐照之美,在于穿越千年的精神传承

据奉化地方志记载,五代时已有桐照之名,因后山梧桐繁生,枝叶对礁(照)映辉,故名桐照。在桐照村东有一座被列为奉化区文物保护单位的庙,名陈君庙,在其碑铭上记载了桐照村之起源传说:宋末元兴,四海扰乱,有福建林氏坤公与兄弟以及两子,避难到此。坤公与兄弟失散后暮宿古庙,庙神在夜梦里指点他:附近环山如椅,背北面南,后山梧桐,其影垂礁,海水漾漾,桐花璨璨,水光山色,景致宜人,山海俱佳,可居于此。后坤公率两子,果真看到这个小村,西北高,山如椅背,东西低,坡似扶手,若居其间,犹坐椅中,安稳舒适,实乃福地。坤公看着小村山好、海好,就定居了下来。

微信图片_20240702092926.jpg

陈君庙 

桐照之美,在于得天独厚的山海资源

桐照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素有“鱼米之乡美称。这里常年可以看到蓝色的海水,因地处入海口,有时海面会有黄色和蓝色的两种海水交融,呈现“黄蓝交界”壮观景象。

微信图片_20240702092930.jpg桐照

得益于“山海之佳”的独特资源,桐照集海洋捕捞、水产品养殖、水产品加工市场、渔港建设、渔业交易中转基地、休闲渔业旅游为一体,形成了海洋经济发展的全新格局。其中,桐照的国家一级群众渔港可同时容纳艘渔船停泊,年吞吐量达150万吨,为过往船舶进港避风、装卸渔获物、渔需物资补给提供了安全保障,借此优势,桐照已然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活海鱼中转基地,来自福建、舟山等地的活鱼运输车船来来往往,

同时,桐照抓住独特渔家特色,以海鲜之美,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海鲜“打卡胜地”。桐照的“海鲜之美”,不仅在于畅购之乐、畅吃之趣,更在玩海鲜之情、品海鲜之心。这从当地口口相传了上千年的“鲜龙活跳”“透骨新鲜”这2个成语里,就可以体味到桐照浓烈的海鲜风情。

微信图片_20240702092935.jpg

村里日常开展的海岛游(悬山岛游览海涂、悬崖、瀑布、水库、塘田、礁石、岬角等)专门策划组织的海上焰火晚会,以及自主式的踏沙滩、划泥船、跋泥涂捉蟹外,游客可以和渔民一起去钓海鱼、赶小海、追夜潮。黄鱼、带鱼、跳鱼、鲻鱼、梅童鱼、鲈鱼、青郎、石板鱼,鲳鱼、玉秃、海鲫鱼,虾蛄、白蟹、黄姑鱼,蛎蝗、虾潺、乌贼鱼……每一道海鲜如何烧、煮、蒸,炒、烤、炸,泡、烫、捞,甚至生吃、腌吃、晒吃,都会呈现一种独特的桐照渔家风味。开水浸泡后吃的在唐代就已成为贡品的奉蚶,被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赞为:“蚶出奉化县,品在车螯、蛤蜊之上”。

桐照之美,在于耕海牧渔的生生不息

桐照“耕海牧渔”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形成了渔村。2007年,桐照又发现了清朝同治年间的海洋捕捞许可证。据史料记载,明初即有大捕作业,“村头渔船云集,桅樯如林”,展现了当时海捕景象。

岁月磨砺,桐照人一直以渔民最淳朴的真诚和低调,书写着“同舟共济扬帆万里航”的“耕海牧渔”现代篇章。一年一度的开渔节,就是最好的写照。

微信图片_20240702092939.jpg

竞技舞龙

桐照开渔节一般历时3天,竞技舞龙、开渔晚会、祈海仪式、民俗巡游、赋美集市、渔家盛宴、烟花盛会等一系列展现桐照历史人文和乡村富美生活的活动,热闹非凡。2023年9月16日《浙江日报·潮新闻》上的报道《开渔啦!宁波奉化739艘渔船一起奔赴“大海盛宴”》里特别写道:中午12时许,桐照码头上汽笛长鸣、彩烟齐放,近千艘渔船扬帆起航,奔向碧波万顷的大海,开启“耕海牧渔”。开渔期间,从莼湖起锚出海的渔船总数有739艘,随船出海的渔民6000余人……开渔节最高潮“千舟竞发”的壮观景象,聚焦在雄伟的“象山港”大桥上——临近中午,从桐照渔村出发的渔船浩浩荡荡穿过宁波象山港大桥。连绵不绝的船队,在穿越象山港大桥的时候,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千舟竞发”所展现、勇气和豪气,让人看到了这个“最美渔村”的活力和生命力。

微信图片_20240702092945.jpg

桐照开渔节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开渔节中的29个中队队旗授旗仪式、“蓝海红帆”渔船编组网格智治“红帆号”授牌仪式等,体现了渔船党小组的意识,为“渔业共富”的新模式按下了快进键。

微信图片_20240702092949.jpg

桐照开渔节

“日出桐花照舟竞发共富路”是“最美渔村”桐照的生动写照。“中国第一渔村”“美”得名副其实,这对于正在共富发展的中国新农村来说,同样是一个“美丽”的借鉴。

image.png

我说两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