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百年峥嵘 ,听红色故事,大型全媒体系列专题报道《曙光行——先驱的足迹》,由青年党员分别讲述温岭百年革命史上不同时期涌现的革命先驱者的动人故事,串联起温岭党史的脉络,追寻温岭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今天来看第二篇——金璇的故事。
讲述者:青年党员潘秋怡
让我们沿着先驱的足迹,穿越百年,感受峥嵘岁月里革命先驱的初心,今天,我将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金璇的故事。
金璇,生于1902年,25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温岭楼旗村支部书记。创办旗峰初级小学。1929年,被叛徒出卖,次年牺牲于苏州监狱。
这里是温岭旗峰山下的楼旗村。而在我身后的这间老屋就是金璇故居。1920年,年仅18岁的金璇从这里走了出去,到杭州求学。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在革命最艰难的时候,金璇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党的革命事业。从此,他为党的工作,日夜奔波,出生入死。中共楼旗村支部成立时,金璇担任支部书记,他的家也成了当时中共温岭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走进金璇故居,故居里陈列的每一件遗物都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有一个校铃让我想起了创办于1927年的“旗峰初级小学”。当时,金璇把祖辈留下来的樟树林卖了,所得的钱用来办了这所学堂,一面向群众传播革命真理,秘密发展党员,成立中共温岭楼旗村支部;一面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革命工作。后来这所学堂改名为琛山小学,现在合并为温峤镇第二小学,继续传承着革命先烈读书明理、修身正心的进步思想。
1929年10月,金璇从一封密信中获知原中共温岭县委执委李道明叛变投敌。为了保护中共温岭组织,金璇参与了秘密处决李道明的行动,因此暴露了身份,遭国民党通缉。金璇便前往上海、南京等地隐蔽,但仍坚持革命。1929年11月13日,金璇在与共产党员李达甫一起开展革命活动时,遭叛徒告密,被捕入狱。在狱中,敌人对金璇严刑逼供,金璇宁死不屈,严守党的秘密,最后被敌人酷刑折磨而死,牺牲时,年仅29岁。
金璇的遗言中写道:“家中尚有一子,今年才只五龄。相劳转告我妻,好好教养成人;读书明理进步,那是最最要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金璇都不忘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金璇烈士曾立誓即便头颅离项,也要忠于党的事业,决不叛党。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将继续传承发扬金璇烈士坚持追求真理的精神,以青年之力,助推祖国发展!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 | 记者 彭佳妮 陈罗斌
编导 | 记者 彭佳妮
摄像剪辑 | 记者 陈罗斌
编辑 | 王怡
推荐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