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百年峥嵘,听红色故事,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专题报道《曙光行——先驱的足迹》,由青年党员分别讲述温岭百年革命史上不同时期涌现的革命先驱者的动人故事,串联起温岭党史的脉络,追寻温岭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今天来看第六篇——梁耀南的故事。
讲述者:青年党员 罗映映
让我们沿着先驱的足迹,穿越百年,感受峥嵘岁月里革命先驱的初心。今天,我将讲述梁耀南的故事。
梁耀南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温岭的第一任县委书记。他曾自费去日本留学进修西洋画一年余,但为了家乡的解放,梁耀南从一名艺术家毅然转变为革命者,投身到轰轰烈烈的革命事业中。
这里是位于滨海镇的梁耀南故居,也是当时县委活动的旧址。1938年5月,台属特委派组织部长陈阜在这里宣布成立中共温岭县委,梁耀南被任命为县委书记。如今的“梁耀南故居”已修葺一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外开放。
1929年,梁耀南结识了鲁迅先生,并在鲁迅的影响下,积极参加进步文化界的一些活动。1931年,梁耀南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至1933年间,梁耀南受中共上海组织派遣,多次回到家乡发展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他深入造闸工人之中,找他们谈心,宣传党的主张,建立了横河支部,培养了一批党的骨干力量。党组织建立后,他便组织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反对资本家的压迫和剥削。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为了把全县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起来,梁耀南带领众多爱国青年成立全县性抗日救亡团体——温岭县青年战时服务团,运用形式多样的文艺武器,上街下乡宣传抗日,唤起民众的抗日激情。
1939年2月,梁耀南和李先导等动员40名爱国青年组成志愿军奔赴抗战前线,不料以“汉奸通匪嫌疑罪”惨遭逮捕,经党组织多方努力,才被无罪释放。
我手里拿着的就是当时横河乡14名保长联名请求保释梁耀南的信件,信中提到,如果梁耀南果有不法情事,保长等身家所在,愿以百口同罪。
在弥留之际,梁耀南深情地对妻子说:“我们为之苦苦奋斗的新世界远则十年,近则七、八年,你们一定能看到。”1941年12月26日,这位为温岭的抗战胜利作出卓越贡献的抗战时期第一任县委书记,因病与世长辞,终年33岁。解放初期,当地人民为了纪念他,把当时的必胜乡第三村改为耀南村。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之所以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就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梁耀南这样的仁人志士,用鲜血与探索铺就了我们民族解放与振兴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年轻干部,我们更应该在缅怀革命先驱的同时,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加强自身能力与素质建设,凝心聚力,奋发图强,以实干建设新温岭!
温岭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字 | 记者 金帆 中共温岭市委党史研究室
视频 | 记者 金帆 陈罗斌
编辑 | 王怡

推荐专题
